“由市场落地的扫地机器人、送餐机器人向情感机器人、陪护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超市机器人延伸,服务领域和对象不断扩展。”报告指出。
机器人应用在多领域已经落地,以物流机器人为例,公开资料显示,亚马逊、京东和沃尔玛等已经开始使用。美国机器人工业协会主席Jeff Burnstein在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表示,配货中心如果使用了移动机器人的话,可以减少错误、加速材料的流动,也可以节约储存的空间、改善整个路线的设计,如果是人的话,他们走来走去空间路线的设计没有优化。
机器人还有一个重要应用是进入人类达不到或者非常危险的地方进行作业。比如“核机器人”,据了解,在欧洲牛津附近的核聚变反应堆已经有机器人进去了。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秘书长徐晓兰此前接受中新网采访时也表示,“某些领域,根本不适合人类工作,只能由机器人去做。”
机器人在医疗领域应用的重要程度基本成为共识。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主席Jeremy Watson说,过去这些年,在英国照顾老人的成本越来越高,甚至在老人后两年中,医疗领域的支出占到一生相关支出的80%。
“而医疗机器人再加上一些诸如清洗的辅助功能,二十四小时监控老人的话,可让他们的寿命更长,也能够避免老人在家中摔倒出现骨折的情况。”Jeremy Watson说。
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使用机器人。上述报告指出,2017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预计达到29亿美元,2020年将快速增长至69亿美元,这几年预计平均增速高达27.9%。2017年,全球医疗服务机器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和专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分别为16.2亿美元、7.8亿美元和5亿美元。
不得不说,机器人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但也给人们带来一些担忧。首先就是机器人安全问题。Jeff Burnstein说,目前协作机器人不是100%安全,这要看它手里抓的是什么,“如果手里是一个锋利的刀具的话,也有可能造成危险。”
另外,在机器人相关话题中,关于“机器人和人类抢饭碗”、“机器人影响就业”的话题热度一直不减。徐晓兰认为,机器人代工并不会影响就业,可以说不但不影响就业,还会让人们的就业舞台更广阔,因为机器人的会带来很多新岗位,“就此问题引发的外界担心,主要是现在人才结构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Jeff Burnstein说,“对我们来说,这个问题不会很快消失,人们也会一直谈论这个问题。但很多企业称,自从引入了机器人之后,他们可以雇用更多的人而不是减少工作人员。”
相信看过《机器人总动员》的人都知道,里面展现的巨大机器人废墟让人震撼。没错,机器人还带来一个问题是如何回收再利用。意大利机器人与自动化协会主席、欧盟委员会顾问ReziaMolfino说,相信未来很多地方都用机器人,但循环经济要求产品的维护再造再利用和回收,这在机器人业务上有难点,因为即使是相同类型的产品也存在巨大差异,有效范围的保存状态也千差万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