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上半年形势来看,存储器产业迎来产业循环,供给减少加上需求看增,使得此波供需紧张的状况持续。如NAND Flash主力应用为智能型手机,在第2季时价格涨幅约有1成。
如今进入2017年第3季中期,传统手机市场旺季,此一趋势可望保持下去。目前国际大厂面临2D转3D NAND的产能青黄不接状态,供不应求是可以预见的状况,估计2018年等到国际大厂在3D NAND产能转换渐渐稳定后,NAND Flash价格才有机会回稳。
其中作为存储器包括DRAM、储存型快闪存储器(NAND Flash)、编码型快闪存储器(NOR Flash)供需仍紧,代理通路业者频频释出第3季甚至第4季业绩表现都可能优于预期的说法,大致上第3季存储器涨价趋势不变,第4季供需有机会回复正常,但整体存储器需求仍是强强滚。
换言之,存储器作为智能手机,电脑,智能手表等终端产品必不可少的元器件之一,它的缺货将会导致整个产业链供应失衡,终端产品也将面临着无货可用的尴尬。加之下半年又是终端产品上市的高峰期,对于核心元器件的需求将会更加凸显。可以预见,具有话语权的行业代表企业将首先获得产能配额,小品牌可能面临产品延期的窘境。
在这一市场机遇下,国内厂商又该如何把握呢?事实上,国内市场一直面临着被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东芝等国际存储器巨头所垄断的局面,虽然国内政府与企业不断加大对存储器产品设计和制造领域的重视程度,但是由于国内技术的限制,国内存储器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
数据显示,国内存储芯片市场规模近2000亿元,占整个半导体市场规模的27%,晶圆产能和资本支出占比近1/3,但是我国存储器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供给,存储器已经成为我国半导体产业受国外制约严重的产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