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农业机器人的研发,日本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而面临人口减少和老龄化问题的日本,在劳动力的短缺问题上更显突出。
据了解,日本主要从事农业的人口如今已减少至159万人,平均年龄约为67岁,在此背景下,日本大力研发农业机器人,此前曾研制出了机器人拖拉机,它可以与人乘坐操作的拖拉机同时进行作业,而效率是后者的1.5倍。利用卫星测定位置信息,可以确保拖拉机移动误差范围在10厘米之内。且可以搭载各种农机,实现多种用途。近期又研制出无人驾驶拖拉机,被视为是阻止日本农业灭绝的方式之一。据悉,除了拖拉机之外,日本还将研制机器人版的联合收割机和插秧机。
而美国研制的施肥机器人会从不同土壤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适量施肥。它的准确计算合理地减少了施肥的总量,降低了农业成本。由于施肥科学,使地下水质得以改善。德国的大田除草机器人基于计算机、全球定位系统(GPS)和灵巧的多用途拖拉机综合技术可以达到准确施药;英国的菜田除草机器人利用摄像机扫描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来进行除草,它可以全天候连续作业,除草时不会破坏土壤;西班牙的采摘柑桔机器人凭一台装有计算机的拖拉机、一套光学视觉系统和一个机械手组成,能够从桔子的大小、形状和颜色判断其是否成熟,决定佳采摘时间。据了解,这种机器每分钟可以摘60个,其速度是人工的7倍之多。诸如此类的机器人在国外可谓是遍地开花,而我国对于机器人的研究相比国外,在技术和投资方面均显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