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的建设涉及的主体包括政府、运营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内容及业务提供商以及终用户等,涉及范围广,存在问题多。
例如,物联网等核心技术缺乏国家标准。目前我国RFID技术在高频领域主要沿用国际标准,在关键的超高频领域,标准仍由国外组织控制,我国若照搬国外组织控制的超高频领域标准,未来将要支付大量的费用,大大增加中国企业的成本。
智慧城市理念由国外企业提出,智慧城市建设所需的传感器网络、云计算、超级计算等技术目前也主要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虽然我国已具备一定研发基础和产业化能力,但进入物联网领域的企业基本为中小型企业,资金实力相对薄弱,用于技术研发的资金很受限制,企业的技术创新受到影响,企业技术研发水平还较为薄弱。
同时,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面临如何保证智慧城市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国内大型企业、政府机构与国外机构进行项目合作时涉及国家安全的信息不被泄漏,企业商业秘密、地方政府甚至国家机密不被国外企业或其所属国家所获取的技术问题。
智慧城市理念为未来城市发展展现了一幅美好蓝图,然而作为一种以科技为核心推动力的城市发展战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着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今后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改善。
一要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对信息产业和信息安全的影响,充分利用“智慧城市”带来的好处,并正确应对它的挑战。运用全新的智慧,开创新的产业和新的市场,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之路。
二要加快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物联网不仅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同时也因其涉及交通、能源、金融等重点领域的安全动态信息采集而尤为重要,只有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才能从容应对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物联系统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