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万物互联时代高速成长,作为整个物联网的“心脏”——数据采集的入口,传感器将迎来一轮迅猛的发展。同时,受到来自智能硬件、智能汽车、智能工厂等领域的强大助力,传感器还将向环境监测、医疗保健等领域不断扩展。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的规律(数学函数法则)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全球知名市场研究公司BCC Research 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为 1,019 亿美元,预计 2016-2021 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1%,到2021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 1,906 亿美元。麦肯锡报告也表明,到2025 年,物联网带来的经济效益将在 2.7 万亿到 6.2 万亿美元之间。
如果物联网将实现数以百亿计的智能设备连接,或许到2020年,我们能以比语音和触摸更好的方式来与这个世界互动。而智能装备之所以先进,离不开它的基础感官设备——传感器的快速发展。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传统传感技术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产品正逐渐向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红外技术、新材料技术、纳米技术、陶瓷技术、薄膜技术、光纤技术、激光技术、复合传感器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
虽然我国传感器产业已由仿制、引进逐步走向自主设计、创新发展阶段,但传感器在我国仍有诸多挑战:领域核心技术未掌握,人才不足,生产、封装及测试的自动化、规模化能力低,缺少龙头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的敏感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