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传感器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信息源,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也是汽车电子技术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当前,一辆国内普通家用轿车上大约安装了近百个传感器,而豪华轿车上的传感器数量多达200多只,汽车传感器的地位不言而喻。
就拿发动机用传感器来说,它是整个车用传感器的核心,利用它们可提高发动机动力性、降低油耗、减少废气、反映故障等,由于其工作在发动机振动、汽油蒸汽、污泥、水花等恶劣环境中,因此它们的耐恶劣环境技术指标要高于一般的传感器。
随着汽车传感器日益受到重视,其市场发展空间也愈发广阔。就全球的车用传感器市场规模来讲,2012年为170亿美元,其中中国是24亿美元。2015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40.7亿美元,同比增长17.93%。
而作为世界大汽车市场,中国更是传感器发展的沃土。近年来市场容量急剧扩大,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传感器市场正进入蓬勃发展期。但遗憾的是,与国外传感器产业相比,中国汽车传感器尚未形成独立的产业。
为何中国作为传感器的需求大国,却不是研发生产的强国?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魏安力一针见血地指出:起步晚。此前我国在传感器市场中多涉足大众化的日用品电器领域,对汽车领域的专业化研究太少,待国内汽车保有量达到2000万-3000万辆之时,国人才意识到传感器的重要性,但这一市场早已被外资企业占领。
用魏安力的话总结来说就是:目前国内传感器产业的“空心化”非常明显,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传感器的内部芯片技术都掌握在外资手里,二是传感器这一核心部件在我国汽车产业链条中属于整体薄弱甚至是缺失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