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国际“搅局” 破势而出

   2019-12-04 工业品商城150
核心提示:事实上,在全球存储器市场需求的不断驱动下,中国存储器市场的起色也很明显。为了打破美日韩企业的垄断之势,中国芯片企业并未放弃对半导体的研究。而且随着半导体制程技术的不断衍进,存储器芯片研发难度随之加大,加之3D NAND技术的出现,都为国产存储器厂商弯道超车提供了机会。  2016年,在三星电子、SK海力士、英特
      事实上,在全球存储器市场需求的不断驱动下,中国存储器市场的起色也很明显。为了打破美日韩企业的垄断之势,中国芯片企业并未放弃对半导体的研究。而且随着半导体制程技术的不断衍进,存储器芯片研发难度随之加大,加之3D NAND技术的出现,都为国产存储器厂商弯道超车提供了机会。
  2016年,在三星电子、SK海力士、英特尔、美光以及东芝等存储器厂商开始量产32层3D NAND Flash的时候,国内存储器厂商才开始布局,错失良机的国内存储器厂商急忙与政府合作,投资建立“国产存储器基地”,建设3座全球单座洁净面积大的3D NAND Flash FAB厂房以供3D NAND Flash研发与生产。在这场全球3D NAND Flash市场之战中,紫光国际首先“举旗”,长江存储、武汉新芯以及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紧随其后,互相配合共同研发3D NAND Flash技术。
  2017年11月中旬,长江存储已经成功研发出32层3D NAND Flash芯片,预计将于2018年实现量产。目前,紫光国际与长江存储已经在研究64层3D NAND Flash技术,预计将于2019年实现量产。
  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然,弯道超车依旧困难重重。从国内存储器厂商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面临的机遇有以下四点:
  其一,全球存储器芯片价格持续走高、市场供不应求的趋势;
  其二,智能手机、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等科技的不断发展,导致存储器芯片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其三,全球存储器技术突破的趋势减缓,各项技术的不断成熟;
  其四,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政企联合之势扩大。
  在机遇存在的同时,国内存储器厂商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可谓不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其一,国内存储器技术人才匮乏,导致技术研发速度过慢;
  其二,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导致投入过高;
  其三,存储器增长过快,产能过剩的风险随时将至。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