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行业在2017年的小小缩影,经历了过去十年iPhone带动的移动互联网普及,互联网巨头们已经部署起来围绕吃穿住行的生态系统,但想要更进一步融入人们生活还需要更多手段,大洋彼岸大红大紫的Amazon Echo无疑是很好的示范。如Amazon的脚步一样,语音交互起始于智能音箱,接下来还会有电视盒子(Fire TV),闹钟(Echo Spot)等各种可能。
无疑,2017年真正打响的不是智能音箱,而是语音交互领域的发令枪。
起风的时候,所有厂商都以为会有能力飞的更高,但不是所有厂商都能飞的很远。在宋少鹏看来,米唐科技要做的,是帮助不论大小品牌,都拥有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和生产模式,这是即将迎来新交互时代的必要准备。
他举了过去几年正在发生的工厂质检员的例子:
「客户工厂有个小妹妹,她以前是做拧螺丝的测试,因为我们的产品进到工厂,她要做语音交互的测试,刚开始因为英语不行,呼叫Alexa呼叫不了,我们的人也会教他怎么测,我们有完整的测试指南,一个一个项目告诉她,这对于一个没有英语基础的人来说这是很难的,但她必须要做。时间长了她开始知道这些英语分别是什么意思。那些工厂里测试的质检员,他们其实不仅要会拧螺丝,还需要学习英语基础,这是产业升级、产品出海的一部分。」
产业链加速升级,没有及时转型的中小品牌被淘汰,但留下的发展就会越来越好。这也是智能音箱作为一个全新阶段的标志,如同智能手机行业优胜劣汰一样。
在宋少鹏看来,智能音箱或者语音落地产品并非是由入场时间决定输赢,服务完成度、交互体验会成为留住用户重要的砝码,这是语音交互带来变革时重要的变量,也是一些厂商能够抓住的新机会。在选择和腾讯合作共同进行产品研发时,他看到了这一点:
「语音交互在中国市场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也是一个特别偏C端的产品。腾讯在用户体验运营上有很好的经验,尽管行业需要摸索,但和关注用户体验的公司一起前行一定是对用户有益的。」这是中小品牌急需的能力,米唐科技多年的努力正好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在这方面补上短板。同时,他还认为,丰富的内容是完善用户体验不可缺少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