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机器人的重视,以及多方资本布局推进,国内出现了一批实力的本土企业,在机器人整机上有国内四小龙,即新松机器人、埃斯顿、新时达、拓斯达。而减速机方面有了苏州绿的、南通振康等品牌。伺服电机有汇川、台达、埃斯顿。控制系统有固高、卡诺普、迈科讯等厂商、国内机器人产业基本完成了产业生态链的布局。
近日,本土机器人制造商天太机器人宣布了一款四轴SCARA工业机器人,其市场售价只仅为15000元,引自行业一阵喧哗。目前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基本要3万以上,而天太的这个价格相当于其它品牌的一半,是同类机器人产品低的。
那么,工业机器人这么低的价格,企业是否还有利润空间?我们先来算一下,一台四轴机器人的主要成本大致包括4个伺服电机、4个减速机、一个控制系统和本体,而控制系统和本体的成本大概各占2成,以天太机器人的销价来算,剩下的每套伺服或单个减速机大概是千元左右。
此前,伯朗特的四轴机器人裸机价格低做到28500,这家定位于经济型工业机器人的本土企业,在不断实现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包括收购华成工控,实现控制系统的自主研发等。伯朗特机器人在稳定性、响应速度上获得了用户的认可,并逐步受到市场的欢迎。2017年,伯朗特实现了3.6亿的营收,而从2018的表现来看,公司在11月卖出工业机器人596台,而12月卖出1000台,工业机器人的销量翻倍增长。
从机器换人的角度来看,一个工人基本工资,按月薪3000来算,大概一年需要支付3.6万,加上过节福利,大概是4万一人。可以说,售价1万多的机器人半年不到就能够收回成本,加上人工的成本在不断上涨,那么机器换人能够为企业节省巨大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