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有两款自动驾驶轮椅已经出现在了新加坡医院和日本羽田机场。前者由新加坡-麻省理工技术研究联盟共同打造,2016年9 月份开始在新加坡樟宜综合医院投入应用,无需护士陪护就能载着病人在医院的大厅里来回穿梭。
另一款自动驾驶轮椅由日本松下和Whill联合打造,今年夏天才开始在东京羽田机场亮相。据悉,松下计划今年在羽田机场部署5辆自动驾驶轮椅进行技术测试。该自动驾驶轮椅使用了2个激光雷达,还用到了松下医用机器人Hospi的相关技术。
对于移动不便的人来说,轮椅就是汽车。轮椅可能跑得慢,只在小路上行驶,不是公路,但是它能帮助残疾人移动,相当重要。在未来几年里,科技企业不断加速推动自动驾驶轮椅走向市场的姿态,将发挥十分关键的作用。自动驾驶轮椅的发展,将有望催生一个规模超过百亿美元的庞大市场。
虽然自动驾驶轮椅目前来看优势显著,但是要想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实现大规模普及商用,还面临着不小的困难。
首先,是成本问题。由于应用了自动驾驶技术,需要配置相关的传感器,自动驾驶轮椅显然比普通的电动轮椅要更加昂贵。而就我国来说,还有1500万以上残疾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自动驾驶轮椅对他们来说或许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
因此,除了厂商要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尽力降低成本以外,国家也应该考虑将自动驾驶轮椅作为医疗器械纳入购置补贴范畴,帮助残疾人群体有更大的机会使用智能出行产品。
此外,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由于自动驾驶轮椅的科技含量更高,相对普通轮椅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也会提升。而对于自动驾驶轮椅的使用群体来说,安全性是十分关键的因素,他们承受不起一次意外的伤害。
所以,自动驾驶轮椅行业的发展已经尽快确立统一的标准规范,生产厂商也应该尽到责任,不断提升相关产品的安全技术水平,而市场管理机构更需要加强监管,对劣质产品和不良商家予以坚决打击,保障残疾人群体的消费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