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率、智能化、化等一系列特点,对解决我国人多地少的实际国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智慧农业”的全面推进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我国农业发展的深度潜力,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规模化、精益化生产。
从具体上来说,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农业较为依靠人工的弊病,能通过运用传感器和软件对农业生产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实现对于农业生产的感知、控制与决策。
而以植保无人机及各型农业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智能化装备的应用,则加速了农业无人化发展,在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起到了降低人力成本、避免人为损害、加强作业安全、促进环境保护等重要作用。
因此,综合来看,科技的发展与应有对于农业改革所起到的积极意义是十分显著的,为我国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持续深入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支撑。
除了科技进步带来的全面影响,随着农业改革的推进和“中国制造2025”的深入实施,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对农业发展非常重要的政策。
今年以来,国家相继通过了《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印发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中国民用航空局综合司关于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引导植保无人飞机规范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政策,并在省市层面不断加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