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效率,开展智能化、数字化建造技术研究显然是必要选择,而建造单位也正是这么做的。建造单位通过积极探索技术创新,终于成功开发出能够大幅提升建造效率和精度的新式智能设备,为新型万吨驱逐舰的入列装上了“加速器”。
此外,在舰艇的建造过程中,焊接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据悉,新型万吨驱逐舰的建造不仅有焊接机器人这个强有力的助手,而且依托大数据技术,建成了数字化焊接质量管控系统,使得该舰的焊接标准有了保证,焊接质量管控进一步升级。
当然,“带刀护卫”的整个建造过程可能远远不止应用了这些智造元素。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一系列前沿技术的突破与成熟,智造力量正加速向各领域延伸,作为科技集聚地的军工领域自然也不会例外。实际上,前不久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称,中国大约四分之一的弹药工厂已经用“智能机器人”取代工人,或者正开始推进相关部署。
近年来,随着“机器换人”风潮的蔓延、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以及受科技发展趋势影响,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渐趋迫切,自动化需求日益提升。在建设“制造强国”、“创新强国”,实现伟大“中国梦”,进一步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过程中,智能化已然成为制造业主流的发展方向。如今,在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几乎都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
工信部部长苗圩曾表示,“智能制造日益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也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工业向中迈进、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常态下打造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