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至今,机器视觉已经不再是一种单一的应用产品。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概念的深化,机器视觉更是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国际机器视觉市场已经进入到成熟阶段,而国内则仍处于成长期,正在快速发展中。
从zhuanli申请来看,一直是欧美日等国家/地区占据优势,不过从近两年的发展形势可以看到,国外zhuanli数量开始下降,相对的,国内在zhuanli申请数量上则有所增长。
从品牌建设来看,目前在国内市场上的国外品牌约100家,同时民族品牌也在不断崛起中,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民族品牌数也正在向百家进发。
机器视觉之所以在近几年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其自身优势,也源于全球市场需求的提升、上下游应用领域的推动,还有政策环境的影响。
从自身优势这一方面来看,机器视觉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技术,是众多技术的融合体,不仅包括图像处理、机械工程技术、控制,还融入了传感器、光学成像、分析算法等,对于自动化程度的提升,以及灵活性的增强有着巨大帮助。
在某些特殊环境条件下,人工视觉的效能大大降低,此时机器视觉就显得更为重要。在危险工作中、批量化生产中,机器视觉可大大降低风险,提升仪器设备的性,从而提升效率。
此外,机器视觉独有的可重组性也为自动化生产降低了一定的成本支出。在不同的场景下,机器视觉只需更换软件,对于硬件替换方面并没有提出强制性要求,这也就免除了部分的硬件成本。
当然,机器视觉的快速发展并不单单因为其高性能,全球市场的推动力也起了大作用。就目前机器视觉大的应用领域来看,半导体电子制造业在近几年的表现亮眼,不说大并购案屡屡被刷新记录,全球市场规模也获得突破性进展。
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2017年11月2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为4086.91亿美元,同比增长20.6%,首破4000亿美元大关,创七年以来(2010年为年增31.8%)的新高。
半导体产业的欣欣向荣带动着机器视觉市场的不断增长,与此同时,从2015年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至今,智能机器人产业也突飞猛进。作为机器人的“眼睛”,机器视觉无疑水涨船高。
无论是机器视觉应用的扩展,还是上下游领域的推进,在多因素作用下,机器视觉市场需求迅速增长。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机器视觉系统及部件市场规模已经超过40亿美元,发展至2018年,这一规模将达到50亿美元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