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我国国内多个机场发生了多次严重的无人机“扰航”事件,主要集中于西南地区,严重影响了航空安全,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仅2017年4月份,成都、上海、杭州、大连等机场就相继发生了10余起“黑飞”无人机“扰航”事件。其中,成都双流机场是“重灾区”,因多次遭受无人机“入侵”,导致30多个航班被取消,百余架次航班被迫备降或返航,经济损失更是庞大。
不只是“扰航”,由于自身故障或是操作失误引发的无人机“坠机”事件,甚至导致伤人事件同样不少。此外,一些不法分子还利用无人机偷窥他人隐私,或是从事不法勾当。因而,加强无人机监管,提升无人机飞行安全已是迫在眉睫。
业内专家此前曾表示,眼下无人机监管力度虽然提高,但是相关规定基本上还是属于指导性意见,以主管机构的规范、规章为主,体系化与性不足,难以形成系统的管理体制,在强制执行力和可操作性方面有一定欠缺。因此,需要强化无人机监管的顶层设计,从国家高度进行自上而下的规范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