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包括机床、印刷、包装,电子等行业在内的制造业市场保持着稳定的增长趋势,它们作为运动控制的主要应用领域,正成为推进运动控制产业回暖的主力军。另外,像烟草机械、医疗设备和科研设备行业这些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领域也处于稳定增长中,在一定程度上特对运动控制器需求的增长起到了助推作用。
就国内而言,运动控制同样备受关注。作为制造大国,中国正在成为亚太乃至全球大的运动控制产品的国家市场之一。尽管国内运动控制技术并没有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借助于长期以来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全国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国内运动控制市场呈现出向好趋势。
这些年来,凭借长年的经验积累以及在传统工业的雄厚实力,国内相关运动控制企业数量以及产品质量均有所提升,整个产业链体系也趋向完善。而资本的流入、政策的扶持,同样为技术突破带来重大驱动力,相关应用随之不断朝着横向纵向延伸。
基于本土市场这一优势条件,国产品牌在经营成本、策略、适应性方面占据有利地位,相比国外品牌而言,更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且能更好地满足上下游的市场需求,目前在中低端市场地位稳固。单从这一方面来看,国产品牌已有崛起之势。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国产品牌依然处于被动地位。目前,国内运动控制市场大部分仍被国外品牌所占领,如三菱电机、松下、安川等,而可与之相媲美的国产品牌则,在控制精度、稳定性、动态响应等方面着实存在差距。加之国外品牌为瓜分国内市场,正在加速本土化进程,国产品牌优势逐渐被削弱。各因素纷繁交错,国产品牌与国外品牌在国内市场上孰优孰劣尚难分晓。
国产品牌与国际先进技术之间的这种差距,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国人“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尤其对于运动控制这种核心控制部件而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追求高速的同时,高度始终是运动控制技术追求的目标。
同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设备的更新换代,对运动控制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靠性、开放性将成为运动控制器立足的关键,这也是对运动控制产品专业性的考验。由此来看,更具开放性、专业性的运动控制产品将未来几年市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