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货运无人驾驶公司图森在企业办公室内向媒体播放了一段无人驾驶货车在港口内作业的测试视频。据悉,根据行业需求以及政策环境,未来图森在国内的两条商业化落地将主要面向港口码头,在美国则主要面向电商等行业。
4月12号和18号,中国重汽、一汽解放两大巨头也先后发布了L4级无人驾驶卡车,并开展试运营。另外,在快递物流领域,阿里菜鸟、京东、苏宁等企业也将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在了配送环节,大力发展无人驾驶配送车辆。
无人驾驶货车的发展受到了国内外企业的热捧,商业化前景被广泛看好,很大原因就在于货车实现无人驾驶后,能够带来三大益处:
首先是更为安全。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初衷就是为了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性,避免人为造成的事故与隐患。由于货车出勤率高,有时也需要接触危险环境,特别是那些进行危化品运输的车辆,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后果十分严重。通过应用无人驾驶技术,不仅可以降低事故发生可能性,同时也能保障其他车辆、行人的安全。
其次是更有效率。以往,即便人类司机连轴转,也会有效率瓶颈,难以实现真正的时间大效益化。无人驾驶货车则无需考虑这个问题,可以实现不间断运行,几乎不受人为原因干扰,因而可以进一步提升作业效率。
然后是更省成本。一直以来,司机的人力成本支出都是总体成本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通过应用无人驾驶卡车来实现成本控制成为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虽然无人驾驶货车商业化形势大好,有望实现商用,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其若要实现普及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无人驾驶技术有待成熟以外,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基础设施的欠缺等短板都需要一一补全。
当前的无人驾驶技术,主要还是以L3级别为主,部分进入到L4级别的测试阶段。因此,无人驾驶汽车大多都在进行封闭测试或是道路测试,只有极少数投入了试运营。也就是说,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度依然不高,对于复杂道路交通情况的处理能力也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