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的兴起源于民用无人机产业的发展

   2019-12-26 工业品商城155
核心提示:近年来,由于消费级无人机的快速普及,使得无人机开始走入千家万户,不知不觉中为无数民众所知。受此影响,工业级无人机市场也日趋升温,并在测绘、电力巡检、消防、救援、影视拍摄、农业植保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  植保无人机经过多年来的实践,逐渐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在无人机领域整体良好发展形势下,植保无
      近年来,由于消费级无人机的快速普及,使得无人机开始走入千家万户,不知不觉中为无数民众所知。受此影响,工业级无人机市场也日趋升温,并在测绘、电力巡检、消防、救援、影视拍摄、农业植保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
  植保无人机经过多年来的实践,逐渐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在无人机领域整体良好发展形势下,植保无人机的市场前景受到了政府、行业和消费者的共同期待。
  自2017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政策与措施,加大对植保无人机发展的支持。2017年9月,农业部等三部门宣布在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东、重庆等6省市开展植保无人机补贴试点,让无人机用户能够切实获利;2017年年底,工信部又印发了《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积极推进无人机在农林植保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培育新增长点,形成产业发展新动能。
  2018年3月,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18-2020年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工作的通知》,特别表明对植保无人机补贴工作继续予以支持,对植保无人机行业发展释放了积极信号。
  从市场预期以及政策动向来看,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已经站上“风口”,市场将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据统计,2016年国内市场植保无人机保有量约为6000架,到2017年底已经达到了1.4万架,防控作业面积突破1亿亩,增速可谓迅猛。
  虽然植保无人机如今炙手可热,但是行业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出于实际需求,植保无人机对于载量、续航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的产品在农药载量、续航能力、专用农药、喷洒技术规范、市场服务以及行业标准等方面都存在着待解障碍。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在智慧农业建设与植保无人机发展上,技术水平并未落于人后,只是在市场应用方面还不够成熟。一方面,无人机购机补贴还只是局限于整机购买,试点也尚未全面铺开;另一方面,很多相关技术的共享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真正有需要的群体难以接触到新的技术知识与相关技能。
  同时,目前无人机植保所使用的药剂还未形成标准规范,作业时较为混乱。而且不少航空植保企业在培训飞手时忽略了植保知识和农药安全使用,导致会出现重喷漏喷、主观强行施药等现象。
  另外,由于植保无人机服务正处于发展阶段,在损坏率较高的情况下,售后网点少、维修周期长等问题也导致用户对于配套服务十分关注。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