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

   2019-12-26 工业品商城132
核心提示:近年来,随着全球自动化潮流的推进,以及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国内工业制造业开始加快转型升级,对于自动化设备的需求居高不下。在机器换人的大趋势下,工业机器人大量进入工厂车间,工业机器人市场也一路飙升。  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正加速构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产业的发展。据业内人士预计,在工
     近年来,随着全球自动化潮流的推进,以及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国内工业制造业开始加快转型升级,对于自动化设备的需求居高不下。在“机器换人”的大趋势下,工业机器人大量进入工厂车间,工业机器人市场也一路飙升。
  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正加速构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产业的发展。据业内人士预计,在工业自动化过程中,我国智能制造领域将延续爆发式增长,为工业机器人的进一步普及提供广阔空间。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9万台,同比增长30%,远高于14%的世界平均增速。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增速约为20%,出货量达10.5万台。到2020年,预计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增长至20万台。
  在政策与需求扩张影响下,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通过加强自主研发或是推进产学研合作,踏上了快速成长之路。不过,由于长期以来在核心技术方面的滞后,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依然存在着不少的短板。
  首先,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虽然我国在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发展上有了一定进步,但是从目前来看,在减速机、控制器、伺服系统三大核心领域,和国外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对于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无疑是很大束缚。
  其次,品牌实力较为薄弱。尽管我国工业机器人企业数量不断增长,但是在龙头企业的培育以及品牌的打造上还不尽如人意,品牌国际影响力难以与国外传统巨头相抗衡,导致整个国内产业话语权不足,在市场份额、行业规则、后续服务等多个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
  行业专业人才匮乏。我国从事工业机器人研究生产的高校院所和企业数量众多,但是在交流机制的完善上还较为滞后,技术共享与普及程度较低,研发人才也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管理、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也较为缺乏,使得企业综合实力成长受到影响,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也难称理想。
  补齐短板非一日之功,需要政府、行业、企业通力合作,循序渐进地予以落实。在众多短板当中,国内关键零部件领域中的控制器产业或有望实现突破,挣开国外品牌的重重束缚,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控制器用于发布和传递动作指令,被视为机器人的“大脑”,其品质直接决定了机器人性能的高下。控制器与减速机、伺服系统合计占机器人整机成本的70%,其中减速器系统占36%,伺服系统占24%,控制器系统占12%。
  早些时候,国内控制器市场主要以国外品牌为主。但是经过多年来的努力,目前国内控制器产业发展态势积极,控制器也成为国内外技术差距小的核心零部件,新松机器人、固高科技等企业均已实现量产。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