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2019-12-27 工业品商城207
核心提示:由于人口数量庞大,市场优势明显,我国较早的成为了全球服务机器人增长的带动点之一。在全球企业和资本的持续关注下,我国服务机器人企业数量日益增加,技术zhuanli持续突破,政策红利接连不断,服务机器人市场正在迎来快速成长。  截至去年,我国服务机器人企业数量已经增至238家,同比增长约25%。其中,阿里、京东等互
     由于人口数量庞大,市场优势明显,我国较早的成为了全球服务机器人增长的带动点之一。在全球企业和资本的持续关注下,我国服务机器人企业数量日益增加,技术zhuanli持续突破,政策红利接连不断,服务机器人市场正在迎来快速成长。
  截至去年,我国服务机器人企业数量已经增至238家,同比增长约25%。其中,阿里、京东等互联网企业依靠技术和服务优势,强势切入服务机器人领域;海尔、美的等家电企业凭借传统经验,积极布局家用机器人产品......跨界企业的纷纷进入给市场带来了强劲活力。
  同时,不少高校研究机构也与企业开展合作,推动了服务机器人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落地。据了解,到2017年国内服务机器人zhuanli数量已经达到2.5万余件,在医疗、娱乐、清洁等领域的技术落地十分活跃。
  此外,国家为了抢占服务机器人竞争高地,相继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等纲领性文件,为国内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引导和红利支持。
  如今,在企业、技术、政策等多重因素利好的情况下,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已经突破30亿美元大关,预计2020年将达到60亿美元规模,整体发展态势呈快速上升趋势。
  产业短板日益凸显,三大问题制约发展
  虽然我国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正处于加速期,但整体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技术落地和产品成熟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国内企业对服务机器人的核心技术掌握不够。一直以来,我国企业在机器人发展上长期处于落后位置,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三大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赖国外进口,相关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国内企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下游的系统集成领域。
  其次,国内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市场和方向不明确。目前,国内不少企业对于服务机器人的理解不够充分,有些企业甚至只是让服务机器人去参展,或者摆门口迎宾发挥出一个供人参观的作用;还有的企业则盲目跟风炒作,造成产品同质化严重,全部集中于某个单一市场,这些都造成了市场的开拓度不足,产品发展方向不够清楚。
    国内市场对于服务机器人的接受度还不够。日前,美国网上曾做过一个关于服务机器人的普查测试,结果显示,尽管一半以上的人对机器人应用和技术发展表示乐观,但他们普遍不愿意使用服务机器人分担家务,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不愿为机器人支付昂贵的价格。而高昂的价格,正是导致国内服务机器人接受度不高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上述三个问题终都可以归结到技术一个原因之上,如果核心技术得到突破,那么价格、市场接受度、发展方向等都能够迎刃而解。因此,现在不管是企业还是国家,都将发展的重点放在机器人技术的追赶之上。
  人才缺失是造成技术难以突破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今我国机器人方面的人才缺口已经达到百万,且还在不断扩大之中。为此,国家发布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等系列文件,将高校人才培养列入计划之中,要求到2030年,高校要成为机器人技术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和人才高地。
  此外,国内企业也在积极突破机器人相关核心技术。早些时候,国内控制器市场主要以国外品牌为主,但是经过多年来的努力,目前国内控制器产业发展态势积极,新松、固高科技等不少国内企业都已经能够实现量产,控制器已经成为我国和国外企业差距小的核心零部件。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