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控制器拉近双方差距

   2019-12-27 工业品商城171
核心提示:  据新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数量已经超过38万台,抵达历史新高,其中我国就销售了近14万台,超过全球销量三分之一,在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上跃居全球首位。  同时,2017年我国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增长了58%,美、日、德等机器人发展强国,成为带动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如此强劲的需求市
   据新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数量已经超过38万台,抵达历史新高,其中我国就销售了近14万台,超过全球销量三分之一,在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上跃居全球首位。
  同时,2017年我国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增长了58%,美、日、德等机器人发展强国,成为带动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如此强劲的需求市场,也吸引了众多国外企业争相来我国建厂,大量人才、产品和技术的涌入,促进了国内新松、固高科技等一众企业的崛起和发展。
  2013年以来,国家也相继发布了《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国制造2025》等系列政策,不断加大对工业机器人的支持力度和红利释放,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为行业发展营造公平有序的良好环境。
  如今,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正在从汽车、电子电气、金属工业加速向食品、医疗、节能环保等领域延伸,不断扩大的应用范围,正推动着市场规模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核心部件成主要制约因素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在销量和增速上,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技术上的中外差距让我们倍感压力,行业被国外企业垄断也让我们举步维艰,我国工业机器人的胜利时刻还远未到来。
  目前,控制器、减速器、伺服系统三大机器人核心部件被国外垄断,我国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上与美、日、德等国家差距明显,国外企业赚取着产业链上游的巨大利润,占据着中重要市场,而我国企业广泛集中于系统集成产业链下游,利润微薄且成本压力大。
  长期以来,国内企业都只能靠国外进口赖以生存,3-4倍的进口成本给了国内企业巨大的发展压力。因此,要想打破国外技术的垄断,彻底摆脱产业低端化偏移现象,真正实现国内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崛起,就必须在核心零部件这个环节上实现突破! 
  眼下,在三大机器人核心部件之中,我国的控制器产品已经较为成熟,与国外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控制器有望成为拉近我们与国外工业机器人差距的重要关键点。
  目前,国内在运动控制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如固高科技的控制系统,已经能够涵盖三轴到八轴各类型的机器人,汇川技术也能够应对小型六关节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新时达、卡诺普等企业都开发出了自己的新一代控制器系统。
  众所知周,机器人的轴和关节越多自由度越高,相应的对控制器的性能要求也越高。而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微处理器性能不断提高,价格持续降低,如今我国企业也能够开发出低成本、高性能的机器人控制器。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