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减速器企业也面临着发展的困境

   2019-12-27 工业品商城173
核心提示: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巨大,2018年预计达到12.7万台,如此规模之下,我国对工业机器人减速器的需求愈发旺盛。从2015年到2017年,我国减速器新增需求从23.6万套增长至36.9万套,预计2025年需求将达到105万套,需求规模超过75亿元。  旺盛需求催生出了我国庞大的减速器市场,但市场主角却不属于我国企业。  众所周知
       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巨大,2018年预计达到12.7万台,如此规模之下,我国对工业机器人减速器的需求愈发旺盛。从2015年到2017年,我国减速器新增需求从23.6万套增长至36.9万套,预计2025年需求将达到105万套,需求规模超过75亿元。
  旺盛需求催生出了我国庞大的减速器市场,但市场主角却不属于我国企业。
  众所周知,工业机器人减速器主要以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为主,而这两种精密减速器的核心技术都被纳博特斯克和哈默纳科两家日本公司牢牢掌握。眼下,这两家公司不仅占据着我国工业机器人减速器市场的主导地位,更掌握着全球75%的市场份额。
  在国内市场被日企垄断,减速器技术又缺乏整体突破的情况下,我国企业的需求只能依赖国外进口来满足。据了解,一台精密减速器从采购价到我国企业的购买价,终价格会翻2—3倍,这给我国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当然,反过来看利润也和差价成正比,只要国产减速器能打破垄断,就能将中间差价变成自己的利润空间。近两年,国外企业产能普遍供不应求,进口减速机的交付周期正在延长,半年至一年的时间渐成常态,这给我国减速器的崛起提供了机会。
  但要把握住机会实现赶超绝非易事,眼下,大部分从事国产减速器研发的企业,除了少数政府红利支持外,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技术、资金、市场等因素困扰着企业的发展。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减速器制造领域,完善标准体系、促进公平竞争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直以来,国产减速器由于技术和质量上的差距,无法取得国内企业的信任,因此国内市场极不稳定。这一方面会让国产减速器失去市场检验的机会,一方面也让具备量产能力的企业畏缩不前,终产能迟迟无法完全展现。
  据了解,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具有大规模生产的条件与能力,产品性能也已经能够初步达到要求,只有使用寿命有待时间检验。但不稳定的市场让他们的探索更加谨慎,只敢根据实际订单进行生产,规模化的量产仍未实现。
  此外,高昂的设备和研发成本,也是制约大部分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工制造减速器的设备动辄上千万,技术研发投入也是有过之而不及,但终带来的实际收益却连支出都无法填平,长期的亏本运营让不少企业失去信心和耐心。
  更为重要的是,行业标准的缺失让企业发展的方向产生了偏移。当前,国内企业发展的方向,都是以国外产品为标准,考虑的是国产减速器如何做到性能更逼近国外产品,而非如何更适合国产机器人,带来的终结果就是,减速器厂商和机器人厂商要进行反复的协商、磨合和改进,费时又费力。
  值得欣喜的是,针对这三个问题,政府方面给予了积极的引导和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从加快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健全机器人创新平台、加强标准体系建设以及构建检验认证等方面着手,完善机器人协同创新”。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