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着自动化、化的生产优势,机器人进入到工业制造业领域,伴随着码垛、焊接、搬运、分拣、切割等多种工业机器人的出现,其市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之后在智能化的需求之下,机器人逐渐向生活方向渗透,服务机器人日渐走红,其在家庭、医疗、娱乐、教育等领域拥有巨大消费需求,受到不少国家的重视。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48个国家涉足到机器人的研发应用领域之中,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接近400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比重达到30%,服务与特种机器人比重占据剩下的70%,一股机器人应用的强劲之风正在各国之间来回吹起。
人类对机器人的应用具有一个层次化的目的要求,即从早的代替人,到服务人,再到拓展人。显而易见的是,我们如今还处于从代替人到服务人的过渡阶段,这也就意味着机器人不仅会给我们带来好处,更会给我们带来冲击。
如今,在工业制造业领域的“机器换人”所带来的冲击已经显现,大量工厂工人和廉价劳动力丧失了就业机会,自动化趋势之下出现的是人们的就业和生存问题。2016年,牛津大学的教授就曾预测,未来20年,美国和中国将会分别有47%和77%的工作岗位被机器人所带来的自动化给取代。
针对这个现象,美国CBS电视台甚至出过一个纪录片,认为正是机器人给美国老工业区的人们带来了就业压力和生存危机,才能以“复兴美国”口号收获这些地区的广大选票,该片认为如果美国老工业区的机器人采用率下降即使两个百分点,美国总统的宝座也可能早已易主!
而在医疗、金融、政府、法律等服务领域,伴随着写稿机器人、客服机器人、医疗机器人、辩论机器人、法律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的出现,人们的工作岗位同样受到了威胁。如果说工业机器人的出现只是让部分没有特长的人被取代,那么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的出现则是让所有岗位的人都感受到了威胁。
在众多受影响的领域之中,可能教育是受到冲击大的行业之一,不仅因为行业中的人本身遭受着机器人带来的岗位威胁,还因为机器人让未来的教育方向变得需要重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