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雪亮工程”、“平安城市”建设等,国内安防摄像头日益增多,安防数据飞速增长,利用技术分析、处理这些信息就有了需求。中国安防市场是千亿级市场,规模超5000亿,是一个基础可观的市场,在过去也培养出了海康这种年收入近500亿元、利润超百亿的大体量公司。市场大、 付费能力相对较强、有落地场景、技术相对成熟,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国内的AI芯片厂商基本基本都选择了在安防市场落地。
国内包括华为在内的众多芯片企业以及AI芯片初创企业都瞄准安防行业,纷纷推出了针对行业不同领域的产品。例如,地平线发布面向智能摄像头的旭日1.0处理器,寒武纪发布面向安防监控、无人机等终端设备的1A处理器,中星微推出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PU)芯片等等。
国内的众多芯片企业把安防作为业务发力重点,无论是华为、中星微还是初创的AI芯片企业地平线、寒武纪以及比特大陆,都推出了相应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AI芯片行业高度全球化并头部效应明显。毕竟由于行业特殊性,高投入、长周期,相关公司须具备非常准确的长期战略眼光,在趋势到来的时间就能发现并投入大量研发。一旦在某一个场景确定地位,则会带来赢者通吃的回报。
不过,AI芯片能否成为安防行业未来的搅局者,结论是肯定的。相比摩尔定律芯片每18-24个月迭代一次,AI芯片正以9个月迭代一次的速度演进。新芯片技术的发展,无论是产业层面的竞争,还是个人能力的比拼,者总会碰到天花板,这就给后来者留下了超越的机会。而用一句话描述近几年的AI芯片领域,就是万类霜天竞自由。大家奋力一搏的,是未来十年百亿美元的场景。这也是面对当今AI时代的芯片机会,会有这么多的公司All-in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