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智慧城市的发展需要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进而完成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以配对各方面措施建设。实际而言,相对于大城市,中小城镇的经济规模、行政区域面积、人口都相对有限,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相对简单,基础设施和应用服务进行升级改造后,更容易满足居民需求,智慧城市建设也就更易于进行整体规划和协调。特别是在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有利于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城镇化发展与信息化建设同步推进。
在这一过程中,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不断更新信息技术,尤其是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没有信息,就意味着与世隔绝。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
在2015年“两会”上,构建智慧城市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各地代表委员围绕生活服务、城市管理、现代农业等主题,为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出谋划策。
信息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石,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以及大数据等新信息技术都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机遇。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今年工信部将着重扶持七大产业,其中就包括互联网产业领域。例如推出宽带中国2015专项行动,以作为去年宽带中国行动的延续。另外,在全国范围内,还将推进三网融合,做好双向进入业务许可的受理审批。信息消费提振,对信息产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中国的智慧化城市发展,核心是在智能化技术。智能化技术包括三个方面:个方面是传感技术,这是物联网未来发展的基础和根本。第二个方面是大数据的发展,用以解决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核心——信息孤岛的问题。第三个方面是云计算,会带来智慧城市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发展智慧城市,信息技术是不容忽视的内容。
相信在“智慧城市”已成为全国新型城镇化战略选择的大背景下,“智慧城镇”、“智慧乡镇”建设在未来几年将会作为连接城乡纽带、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支点,越来越多的中小城镇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