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能源互联网正在经历从0到1的渐变

   2020-02-03 工业品商城135
核心提示:如果有一天,人们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将自家屋顶多余的光伏发电通过微信卖给附近准备给电动汽车充电的陌生人。    如果有一天,每台设备、每条自动化流水线、每个工厂的能源消耗、运转状况及碳排放、硫化物排放、氮氧化物排放等种种指标都化作数字化坐标,管理者只要轻点控制系统,就能进行优化生产设置。    如果
     如果有一天,人们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将自家屋顶多余的光伏发电通过微信卖给附近准备给电动汽车充电的陌生人。    
    如果有一天,每台设备、每条自动化流水线、每个工厂的能源消耗、运转状况及碳排放、硫化物排放、氮氧化物排放等种种指标都化作数字化坐标,管理者只要轻点控制系统,就能进行优化生产设置。    
     如果有一天,每一秒钟的各种需求都能被积聚起来,并被导向有效的生产供给。    
     上述种种设想的实现,将被重托于庞大的能源互联网体系下。这也无外乎已有人预测,下一个王者必将出现在能源互联网领域。    
     聚焦中国,随着《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大纲》等一系列政策导向的明晰,数万亿增量市场的形成,以及众多自动化企业为能源互联网构建摩拳擦掌、频试牛刀,中国的能源互联网正在经历从0到1的渐变。   
    自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效应一直震荡不断。在6月24日,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通过《“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促进创业创新、智慧能源等11个重点领域发展目标任务。与此同时,国家能源局近期已正式确定《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大纲》(简称《行动计划》)和12个支撑课题。    
    能源行业正在“互联网+”的风潮下发生巨变。各大央企纷纷“触网”,在“互联网+油气”、“互联网+电网”、“互联网+煤炭”和“互联网+电力”等领域布局。参与制定《行动计划》的专家组组长、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对国家能源互联网行动的原则与主张进行了解读。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以电力系统为核心,集中式以及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量单元,依托实时高速的双向信息数据交互技术,涵盖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公路和铁路运输等多类型多形态网络系统的新型能源利用体系,即“能源互联网”的基本构想和雏形被提出。    
    能源互联网是要构建一个以电力系统为核心与纽带,多类型能源网络和交通运输网络的高度整合,具有“横向多能源体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和能量流与信息流双向流动特性的大能源互联圈,是要实现更广泛意义上的“源—网—荷—储”协调互动。    
    其中,“源”是指煤炭、水能、天然气等各类型一次能源和电力等二次能源,“网”涵盖天然气和石油管道网、电力网络以及铁路、公路等运输网络,“荷”与“储”则是指各种能源需求以及存储设施。通过“源—网—荷—储”协调互动达到大限度消纳利用可再生能源,能源需求与生产供给协调优化以 及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从而实现整个能源网络的“清洁替代”与“电能替代”,推动整个能源产业以及经济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能源互联网顶层设计的路线图分为六步逐级推进:互联网售电、可再生能源市场交易、碳市场交易、储能、电动汽车以及智能家居。个目标可在近一两年内实现。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