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中的“G”代表的意思是“Generation(代)”,它的中文全称为“第五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通俗地讲,5G相比较前4代通信技术有三个突出特点:更快的速度,5G网络的理论传输速度超过10Gbps(相当于下载速度1.25GB/s);更大的容量,5G的容量预计是4G的1000倍;非常低的时延,时延低于1ms,比4G缩小了10倍。
5G不仅仅是速度快,相比于4G,5G通信系统不仅考虑到人与人,也考虑到了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要求,比如这两年一直火热却推广较慢的物联网。相比4G主要追求速率,5G则更多的关注速率、时延、连接数密度等等更多关键性能指标。也就是说,相比4G,5G在性能上追求更多的维度。5G本身只是一种手段,它可以带动整个生态圈,即与5G相关联的技术发生裂变,包括大视频、物联网、云计算、AI、VR、无人机等,5G的出现将真正使互联网发展成为物联网。
毫无疑问,5G技术的问世和使用,必将会全面提升各个领域尤其是农业领域的高新科技应用程度。“无人驾驶”作为当下热点,与5G技术相结合后会更加智能、安全。5G网络可提升车联网数据采集的及时性,5G网络以其超低时延的优势,增强感知能力,可以保障人、车、路实时信息沟通,在行车过程中可以实时采集信息,消除人为驾驶的诸多风险。
自动驾驶初创企业中智行技术副总裁张振林表示,随着5G的逐渐普及,无人车上的传感器等硬件可以适当精简,无人驾驶成本可以大幅降低,同时性能得以提高。他认为,5G和AI不是简单的1+1=2,而是深度融合,5G将从技术底层渗透到无人驾驶的感知、高精地图、路径规划、车辆控制等方面,实现的信息数据安全。
对于农业机械化操作,无人驾驶拖拉机则可实时向管理员提供障碍物数据,并且重定路径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和作业时间。5G技术的加持将使无人驾驶拖拉机的发展和普及更为迅速。
这几年无人机作为新型的科技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用途越来越多,而无人机较高的科技含量和较快的发展速度,使其对移动通讯网络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因此,众多行业人士预测无人机将是5G网络先商用的几大行业之一。
当前,行业级无人机尤其是农用无人机前景广阔,市场竞争也尤为激烈。业内预测,到2025年,国内无人机市场总规模将达750亿。其中行业应用安防市场约为150亿,电力巡检约为50亿,农林植保则约为200亿。
5G技术与无人机的结合将会让无人机突破目前的局限,并且构建更加稳定的无人机网络控制系统。5G网络在时延行、抗干扰性、下行容量等方面的特点可以使无人机在4G网络时代的问题得到解决,而且5G网络可以满足无人机绝大多数应用场景的通信需求,将会给产业界带来近10倍的商业机会。有了稳定的网络,将会更好地发挥无人机响应速度更快、观察视角更好、覆盖面更广等优点,从而为各个行业提供更为的服务,进而做到提效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