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相关标准制修订工作推进

   2020-02-27 工业品商城189
核心提示:6月26日,工信部消息称,根据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已完成《集成电路自动塑封系统》等15项行业标准和《可靠性增长-统计试验和评估方法》等10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在以上标准批准发布之前,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现予以公示,截止日期2019年7月26日。  其中,在10项国家标准中,笔者注意到两项关于
       6月26日,工信部消息称,根据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已完成《集成电路自动塑封系统》等15项行业标准和《可靠性增长-统计试验和评估方法》等10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在以上标准批准发布之前,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现予以公示,截止日期2019年7月26日。
  其中,在10项国家标准中,笔者注意到两项关于“智能制造”成熟度相关的标准,而“智能制造”也是近年来制药装备行业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
  文件中显示,“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标准,规定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包括成熟度等级、能力要素和成熟度要求,适用于制造企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第三方开展智能制造能力的差距识别、方案规划和改进提升。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标准,规定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的评估内容和评估过程,给出了判定成熟度等级的方法,适用于制造企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与第三方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活动。
  可见国家对“智能制造”的高度重视,这两项标准将给包括制药装备行业在内的制造行业智能制造过程带来新的规范,相关企业严格地按标准进行改进,其智能制造能力的成熟度有利于得到提升。
  成熟度方面的标准修制订工作只是一个缩影,工信部近年来积极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包括在基础共性标准建设、关键技术标准建设、行业应用标准建设等方面提出要求。
  2018年10月15日,工信部等两部门联合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明确提出到2018年,累计制修订150项以上智能制造标准,基本覆盖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
  同时提出,2019年累计制修订300项以上智能制造标准,全面覆盖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智能制造标准试验验证平台,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标准应用水平和国际化水平。
  按照“三步法”原则,需要经过:构建由生命周期、系统层级和智能特征组成的三维智能制造系统架构;形成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智能赋能技术、工业网络等5类关键技术标准、基础共性标准和行业应用标准共同构成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指导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及相关标准立项工作的步骤来完成。
  “智能制造”是解决药品安全问题的可靠技术手段,在“智能制造”相关理念以及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制药装备企业也紧抓机遇,在制造工艺和设备等方面初步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并有企业放眼未来,积极布局智能工厂,解放劳动者双手,实现“机器换人”“机器换机器”“无人化、少人化”的模式,在设备的质量、灵活性、生产效率等方面实现突破。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