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国内某休闲食品企业在公司总部建立了一个中央品控云平台,对产品好评率、产品分装质量指数、物流配送质量指数等数以亿计的零食产品信息流进行汇总、分析。企业通过数字化系统连接消费者以及国内众多的食品生产企业,并有效参与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去,使企业的运行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人工智能是大数据时代的另一个“代名词”,从食品工业未来发展需求的角度来看,食品加工设备与信息化融合成为当前推动食品工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下,智能餐饮机器人、智能果蔬加工设备、智能面食机械、智能餐车等智能食品机械不断出现在市场上。
人工智能还让工业生产中许多例行或管理任务都可以实现自动化,通过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来改进和简化生产方式,并创建可持续的流程。某饮料生产企业通过在生产线上安装不同的传感器,实现了从产品调配、吹瓶、灌装到包装、码垛等环节的在线实时监测;利用各种温度、流量、扭矩检测传感技术和视觉检测技术实现了容器质量、封盖质量、灌装液位和标签质量等的在线实时检测等。
除此之外,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也是“大数据时代”下食品工业进行转型升级的重点之一。食品企业建立信息追溯系统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通过标准化生产和数据化管理来保证前端产品质量安全,另一方面是通过软硬件的投入使用让终端消费用户获取查询信息。
目前,我国大部分食品企业采用的是“一品一码”追溯系统,通过物联网数据采集技术来建立整个后期产品识别的便捷机制。将产品信息用条码或二维码的方式收集起来,再使用贴标设备对产品进行贴码完成信息的绑定。信息追溯系统既能提高企业仓储物流作业效率,后续也能为经销商、门店管理带来信息化支持打下基础。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食品信息追溯系统产量达到了330套,同比增长10.7%,食品溯源市场需求市场规模约为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