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2000多个县域城市里面,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基因,也有各自的“痛点”和需求。智慧城市建设则可以化解这些痛点,让居民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目前,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全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选择。广东省佛山乐从、江苏昆山张浦与无锡阳山等先后开展了相关建设。
利用好后发优势 探索智慧发展之路
智慧城市的建设基于信息化又高于信息化,既要畅通流动数据资源,又要优化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产业布局。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基础相对薄弱的县级城市反而具备后发优势,站在先行者的“肩膀”上,从全局出发,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智慧发展之路,以通用化技术服务差异化社会。
以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为例,一个个摄像头已成为城市的“眼睛”与重要数据来源。在我国大力推进雪亮工程建设的背景下,县级城市可将其融入智慧城市进行统一规划建设,横向上与其他县市联通,纵向上接入下属乡镇街道,实现数据贯通。而城市大数据平台中“信息孤岛”问题也启示县域智慧城市需要建设以互操作为中心的统一软件体系,以实现不同事务间的协同运转。
智慧城市内容庞杂。而与大城市相比,县级城市经济总量、人口数量以及信息化程度等均相对有限,因此,如何凸显其城镇特色是县级城市智慧建设的重中之重。
要找准智慧城市建设方向,就要紧密结合自身特色,做好前期规划和顶层设计,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智慧城镇品牌。如湖南省凤凰县将“移动多业务综合视频监控”凤凰古城景区,改变了以往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实现景区旅游资源合理分配,正助力凤凰古城驶入文化腾飞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