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团2018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2618.20 亿元,同比增长 8.23%;营业收入2596.6亿元,同比增长7.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3亿元,同比增长17.05%。这是美的营收突破2500亿元、净利润突破200亿元,让美的继续在营收规模上保持国内家电业的龙头地位。
从美的去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0.58亿元、同比增长28.46%,以及美的去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8.6亿元、同比增长13.99%看,美的在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保持了较高的经营质量。
不过,从其自身同比、环比及与对手对比看,美的业绩增速放缓的压力着实不少。
美的2017年营收为2407.12亿元,相比2016年1590.44亿元,大幅增长51.3%,也就是说美的营收的增幅从前年的五成突然降到去年的个位数。
从去年各季的环比数据看,美的2018年上半年营收、净利逐季增长,但下半年掉头向下,营收、净利逐季减少,呈现一条抛物线。去年第四季的营收、净利收缩至539亿元、23.3亿元。
其对手格力电器(000651.SZ),则在2017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6%至1500亿元后,2018年营业总收入继续保持超过33%的增速、大幅增长500亿元,预计达到2000亿元~2010亿元。
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发布的数据,2018年家电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49万亿,同比增长9.9%。即使对比全行业的增速,作为龙头的美的,其全年的增速也低于行业的整体水平。
从细分业务看,美的去年暖通空调业务(家用空调、中央空调等)收入1093.9亿元,同比增长14.73%,在美的营收中的占比从39.62%提升至42.13%;消费电器业务(洗衣机、冰箱及小家电等)收入1029.9亿元,同比增长4.3%,在美的营收中的占比从41.02%降至39.66%;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业务(包括库卡等)收入256.78亿元,同比下滑5.03%,在美的营收中的占比从11.23%降至9.89%。
也就是说,尽管美的去年继续推进向科技集团的转型,但是家电业务的占比仍然在提升,尤其是空调业务增长稳健,但是机器人“第二赛道”的业务出现了“降速”及占比下滑。
美的控股近95%的机器人巨头德国库卡(kuka)集团,2018年却出现营收负增长。据高工产研对库卡去年年报整理的数据,2018年库卡营收32.42亿欧元,同比下滑6.81%;息税前利润0.34亿欧元,同比下滑66.99%;税后利润1660万欧元,下跌81.2%。
库卡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日益明显的总体经济放缓,影响了库卡两个战略重点市场——汽车行业和电子行业。库卡在以上两大行业的销售收入占到一半以上。另一个因素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而中国是库卡重要的销售市场之一。
美的在年报“致股东”的信中表示,2018年遇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市场冰冷而真实,“改变就是我们应对复杂局面简单的答案”。
事实上,去年下半年以来受房地产业疲软影响,国内家电市场增幅明显放缓;而中美贸易摩擦又给家电出口市场带来不确定的因素。美的是出口大户,2018年其外销业务增幅慢于内销业务,去年国内收入1492.57亿元,同比增长9.14%,占比提升至57.48%;国外收入1104亿元,同比增长6.21%,占比降至42.52%。
面对复杂的形势,美的今年通过吸收合并小天鹅、布局多品牌矩阵、强化库卡中国业务、加大印度投资等手段,寻找新的增长引擎。
美的也基本完成了品牌矩阵的布局。美的是主品牌;COLMO是人工智能子品牌;美的还联手伊莱克斯,在国内合推子品牌AEG;小天鹅被吸收合并后,今后品牌将从洗衣机,覆盖到其它家电品类;小天鹅旗下的子品牌比佛利,也不再局限于洗衣机;华凌品牌,被重新定位于瞄准年轻人群;BUGU则是互联网子品牌。此外,美的旗下还有东芝家电、Eurek(吸尘器)等品牌。
库卡德国总部、中国区域去年下半年都“换帅”。今年,美的将加快推进库卡机器人中国业务的整合。库卡中国CEO王江兵今年3月曾向财经记者透露,美的库卡合资公司在顺德的新制造基地,已经建设完成。按照规划,顺德基地计划到2024年机器人产能将达到每年7.5万台,加上现有产能,每年库卡在中国的机器人产能总数将达到10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