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现状

   2020-03-19 工业品商城1020
核心提示: 2018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继续增长,全国各类型平台数量总计已有数百家,具有一定区域、行业影响力的平台数量也超过了50家。既有传统工业技术解决方案企业面向转型发展需求构建平台;也有大型制造企业孵化独立运营公司专注平台运营;还有各类创新企业依托自身特色打造平台。  根据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在2019年2月
 2018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继续增长,全国各类型平台数量总计已有数百家,具有一定区域、行业影响力的平台数量也超过了50家。既有传统工业技术解决方案企业面向转型发展需求构建平台;也有大型制造企业孵化独立运营公司专注平台运营;还有各类创新企业依托自身特色打造平台。
  根据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在2019年2月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中数据显示,截至到2019年2月,全球约有不同规模的366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案例,从全球范围来看,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主要集中于设备管理服务、生产过程管控与企业运营管理三大类场景,占比分别达到38%、28%和18%。资源配置优化与产品研发设计获得初步应用,但总体仍有待培育,占比分别为13%和2%
  国内外制造企业数字化基础不同,在平台应用路径上各有特色。在纳入统计的23家外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186个应用案例中,国外制造企业数字化水平相对较高,平台应用更加侧重于设备管理服务,占比接近50%。如设备健康管理应用占比39%,产品后服务占比10%。同时,在现有生产管理系统基础上,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更加有效的生产过程管控也是国外平台应用的重点,占比24%。如生产监控分析占比9%,能耗与排放管理占比6%,质量管理占比5%
  与国外不同的是,我国平台应用更加关注生产过程管控、资源配置优化等场景。在纳入统计范围的国内180个应用案例中,生产管控服务占据主流,在所有应用中占比32%。其次为设备管理服务,在所有应用中占比27%,体现了设备物联与数据价值挖掘的共性趋势,在电力、石化、钢铁等流程制造业和装备领域的应用为普遍。
  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日益增多,产业生态趋于成熟,应用场景不断扩展。通过对比国内外主要工业互联网平台经营侧重点发现,国际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基本完成,处于规模化的扩张阶段,如GE、西门子等;而国内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在近两年集中发布,尚处于市场初级阶段,大多聚焦少数垂直领域,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性平台面世较少
  国外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较为成熟,且应用案例较多,已经实现可以跨行业、跨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较为成熟,应用案例遍布全球各个国家。
  根据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数据,目前我国参与工业互联网产业的企业数量约为1012家,从业务类型上可以分为产品和技术提供企业、规划设计和咨询服务企业、系统集成商、行业用户以及协会等其他部门。部分企业业务存在交叉,但从产业市场结构上看,我国工业互联网企业主要偏向于边缘层,提供产品和技术企业占比为51.57%,达到一半以上,但真正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企业数量较少,占比不足10%
  2018年9月,通信产业网发布“2017-2018 年度首届中国工业互联网50佳榜单”,根据技术研发能力与创新能力、应用实现能力以及发展潜力三项指标进行评选。由于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覆盖范围大,涉及领域广泛,此次评选采用分类别模式,将不同领域的企业先进行划分评比,在综合统计后统一进行评比,在同一领域的企业根据衡量指标相对出色的企业排名就会靠前。
  在本次参与评选的500多家企业中,评选出50佳榜单,在50佳榜单中,平台类30家、网络类8家、工业解决方案类22家、行业应用类2家、数据服务类9家、工业软件类14家、安全类2家(部分企业主营业务涉及多个领域)。本次榜单中平台类和解决方案类企业在工业互联网方面占据“主力”位置,其次是工业软件类及数据服务类,而安全类企业少。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