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班牙瓦伦西亚Global 5G Event期间,中兴通讯就与Orange现场展示了5G应用创新体验:5G全息投影视频通话,引起了巨大反响。
通过实时传输语音和图像,现场主持人与位于Orange总部的嘉宾实现了“面对面”通话交谈。
实现5G全息投影视频通话的前提是网络延时要低于5毫秒,这样我们就不会因为画面延迟而感觉眩晕。因此,有着高速低延时特点的5G网络可谓与全息通讯技术“一拍即合”。
不仅速度是现存网络的10到100倍,5G网络低于1毫秒的时延也足以“欺骗”大脑,让科幻电影中的震撼场景变成现实。
伦敦公司Virtual Presence设计的一种解决方案则是将手机放在一个名叫Virtual Mobile的小方盒子中,采用小型化投影技术将光线投射在近乎隐形的材料上。观看者在手机中下载全息内容并把手机放进盒子后,全息影像就会出现在眼前。该公司将此宣传为一种新型广告平台。
微软也曾进行过演示,通过两台带摄像头的Hololens头戴设备和一台平板电脑,水管工不仅可以给客户提供建议,还能在需要紧固的接头处画一个虚拟的圆圈。
苏格兰的Holoxica公司的全息显示器可以将计算机3D图像转换为数字全息图像。用户可以触摸空间中的图标,与之交互,还能用手指半空中绘制图案。
三菱公司的全息显示器也可以在半空中投影56英寸的图像。
此外,全息技术在娱乐业也已经有了诸多应用。
传奇音乐家弗兰克·扎帕已经去世25年,但他仍将以全息的形式进行名为《奇妙的弗兰克·扎帕世界》的世界巡回演出。早在 1974 年,这位思想颇为先锋的艺术家就悄悄录制了一部私人表演,希望当技术成熟的时候能以全息格式发布。
天王迈克尔·杰克逊、美国歌手罗伊·奥比森、说唱天才Notorious B.I.G.等众多明星都曾以全息巡演的形式重回歌迷身边。
全息技术在娱乐业的应用还只开始了短短几年,但其幕后技术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出现了。当时,这项技术被称为“佩珀的鬼魂”(Pepper's Ghost),由英国科学家约翰·亨利·佩珀于1862年实现。
诀窍在于在主舞台上设置第二个房间(被称为蓝色房间),中间用一块透明玻璃或塑料隔开。当主房间的灯被调暗,隐藏的蓝色房间的灯被调亮时,蓝色房间里的物体被光线打到,会反射到透明的隔板上,让物品看起来像幽灵一样漂浮在主房间里。
这项技术初的设计特别粗糙,厚重的玻璃薄片和不准确的灯光让一切看起来都像是来自阴间。然而今天,由于4k(很快就会是8k了)相机、投影仪和超薄投影箔的存在,效果可达到惊人的逼真。
Hologram USA公司生产副总裁大卫·努斯鲍姆(David Nussbaum)说:“当你正确地使用灯光,当你使用尽可能高分辨率的相机来制作内容时,效果会逼真到让观众发誓被投射的东西或人确实在那里。”
这项技术有一些缺点。首先,可以投射物体的空间是有限的。base Hologram Productions的执行官马丁·都铎(Martin Tudor)在接受采访时解释说,这并不是说你可以在整个舞台上悬挂一张反光塑料薄膜。
“如果你在舞台上有一个现场乐队或管弦乐队,噪音会使塑料振动,”他表示,这不仅会导致投影图像模糊,还会减弱管弦乐队本身发出的声音。
base的技术是建立在其技术的基础上的,该技术依赖于首先找到一个外表与名人相似的演员,并让他们做出“一系列动作”。在艾米·怀恩豪斯(Amy Winehouse)的案例中,她在去世前没有接受面部扫描,公司不得不煞费苦心地用数字技术重现她的脸。
不过,并不是所有粉丝都对这种全息技术在娱乐业的应用买账。有些人认为,这些表演“不真实”,是在消费逝者。
不过,努斯鲍姆和都铎都认为,这些活动都需要各位明星的工作室、出版商及相关人等授权,因此他们只是在进行合理的商业活动。
而且,从这个角度来看,甚至日本全息偶像歌手“初音未来”、“洛天依”之流也可能遭遇质疑。
此外,德国一家马戏团利用全息投影技术,让虚拟影像代替真动物表演,赢得了不少动物保护人士的赞誉,展现了全息技术应用于娱乐业的好的一面。
努斯鲍姆和都铎预测称,未来全息技术的应用将远超“全息巡演”的范围。
“在我看来,这一切都归结于你在看什么。”都铎表示。他认为,全息技术的新鲜感消失后,这项技术将会成为一个可行的、有价值的传播媒介。
“我认为这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娱乐和信息。”他说。
全息技术+汽车 还有一种应用是在汽车上。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研发的“虚拟跟车导航”新功能,能在汽车前方投影出虚拟汽车的图像,引导驾驶员“跟车”到达目的地。
捷豹路虎还使用激光在其揽胜汽车的挡风玻璃上创建全息驱动的平视显示器。路虎于全球首创了“透明引擎盖”的概念和技术,通过全息影像为驾驶员提供被遮挡的路面的路况。
奥迪发布的专为动画《Spies in Disguise》打造的概念车——RSQ e-tron,也配备了全息投影仪表。该车设计极富未来感,除方向盘外几乎没有任何可以手动操作的装置。
全球大的飞机制造商之一空中客车公司(Airbus)近日宣布,计划在未来几十年借助微软(Microsoft)开发的基于全息图的虚拟现实技术提高产量。
空中客车表示,将为其部分飞机和设备设计师配备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州雷德蒙德的微软公司开发的HoloLens技术。HoloLens系统包含一个“混合现实”耳机,可以将互动全息图带到用户的真实环境中。
该公司的目标是在未来20年内制造2万架飞机,空客表示,全息技术将是帮助其员工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空客工程执行副总裁让-布莱斯•杜蒙(Jean-Brice Dumont)在一份事先准备好的声明中表示:“为了更快地制造更多飞机……我们需要让我们的工人拥有更好的装备。”
“我们打算充分利用混合现实,这也是我们与微软合作的原因。”
例如,微软的可视化工具可以让空中客车的生产工人在手头很紧的情况下,通过全息投影命令显示一组指令。空客表示,该公司还使用HoloLens来测试似乎准备生产的产品的设计,并培训员工如何使用机器和设备进行工作。
他们说,过去四年来,两家公司一直在合作,调整微软的混合现实技术,以适应空客员工的需求。
日本航空公司(Japan Airlines)也使用混合现实项目培训部分员工。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利用混合现实(MR)研发火星车。通过带上MR眼镜,设计者可以透过镜片在眼前看到一辆来自未来的火星车,随着设计者逐渐靠近,火星车的外壳将会消失,显露出内部的零件。
这项技术的名字称为“ProtoSpace”,基于微软的HolLens实现,能够帮助设计者们快速发现设计中的不足,提高成功率。
除此之外,NASA的JPL实验室汇总还有一项名为OnSight的混合现实技术,这项技术将会使用全息投影的方式展现火星表面的数据,戴上眼镜的瞬间,地面瞬间变成坑坑洼洼的红色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