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政府6月22日称,近日,作为国家发改委智能制造重点建设项目的重庆广数新建千台工业机器人产能建设项目二期工程正式在永川开工建设。该工程建成后除了将新增工业机器人整机生产产能外,还将扩大伺服电机等工业机器人及数控机床零部件产能。
近年来,永川区加快培育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重庆乃至全国的智能装备制造业基地,目前,已集聚超过120家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制造企业,成为全国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具活力的区域之一。
除此之外,重庆两江新区也在着力打造机器人产业集群。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说:“两江新区作为重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核心承接区域,已在水土高新园规划了占地2平方公里的机器人产业园,集机器人整机总装总成及关键部件制造区、成果孵化转让平台、研发检测公共平台、人才教育培训平台、金融租赁支持平台、展示运营维护平台为一体。”他也表示,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很好,但当下市场却不能充分激活,爆发式增长受到抑制。为此,两江新区创新打造“资本+市场+研发+配套”的完整“生态链”,牵引机器人产业迅速聚集壮大。
2016年6月,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重庆分中心、重庆两江机器人培训及应用中心(学院)、川崎机器人系统集成及机器人制造基地、中科院重庆两江机器人育成中心等在两江新区同时开工。四大项目有三个将围绕机器人技术研发进行,这表明重庆在突破机器人产业关键技术道路上迈出实质性一步。
目前,两江机器人产业园已集聚近100家企业,形成近5万台工业机器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年产值200多亿元的生产能力。计划到2020年,形成10万台工业机器人、100万台服务机器人、1000台特种机器人的年产能,实现年产值500亿元以上。
得益于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重庆正成为北上广外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第四极。重庆机器人市场当前增长迅速,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重庆的汽车、摩托车及笔记本电脑产量均位居,相关企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巨大。再加上化工、医药、食品、船舶和轨道交通等多个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也日渐增大,重庆机器人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重庆市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联合会秘书长魏东在接受采访时透露。
重庆市经信委介绍,我国工业机器人运用为广泛的行业集中在汽车工业和电子制造业,这两个行业的机器人运用共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而这两个行业恰恰是重庆市近年来发展为强劲的行业。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5年,重庆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共实现产值102亿元。今年以来,这一产业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预计全年产值有望比2015年增加30%以上。我市的目标是,到2020年,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成为全国具规模和具竞争力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