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能化为方向的东莞制造转型升级之路,正在探索工业发展的新增长极

   2020-04-09 工业品商城163
核心提示:7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将在东中西部选择部分城市或城市群建设示范区,将目前已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实施的简政放权、财税金融、土地供应、人才培养等有关政策扩展到示范区。  其实,早在今年5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提出,将择优创建一批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支持在政策和制度创新
  7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将在东中西部选择部分城市或城市群建设示范区,将目前已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实施的简政放权、财税金融、土地供应、人才培养等有关政策扩展到示范区。
  其实,早在今年5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提出,将择优创建一批“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支持在政策和制度创新上先行先试,形成智能制造创新氛围和产业集群,打造新的增长区域。
  东莞从2014年提出“机器换人”到2015年实施“东莞制造2025”再到2016年“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和2017年明确“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东莞不断出台“智造”转型升级版政策,其视野也趋于多元化和国际化。
  据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数据显示,2014年9月至今,东莞新增设备仪器76315台(套),其中莞产设备约占17%。
  然而,莞产设备迈向化智能化依然任重道远,东莞也清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梁维东说,东莞制造业存在产品销售依赖国际市场,生产设备关键零部件依然靠进口,缺乏本土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软件信息服务商等短板。
  今年初,东莞推出智能制造政策“大礼包”——《强化新要素配置 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工作方案》指出,全力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推动企业开展自动化、智能化、智能制造示范三个层次的改造升级,这是国内城市提出以全生态链的概念系统推进智能制造发展。
  另外,今年5月份,东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加快发展装备制造,着力攻克机器人制造核心技术,打造完整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产业链,加强机器人产业基地建设。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说,东莞制造业与德国制造业有两个代差。对比德国等一些海外国家,东莞目前的制造业基本上停留在2.0时代,即在标准化生产阶段,部分企业缺乏自主品牌。在与国际对标的时候,我们知道当今世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并紧跟世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潮流,避免被边缘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生产设备进行智能改造和组装智能车间成为东莞谋求“智造”升级的一大发力点。在东莞的支柱产业——3C产业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行业,智能化的产品生产催生了本土智能化装备生产的需求。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