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无人驾驶列车发展上,正实现快速突破

   2020-04-10 工业品商城215
核心提示:1984年5月全球首条无人驾驶全自动地铁法国里尔地铁一号线正式投入运营。如今,法国工程师对未来的无人驾驶列车发展仍然具有很高的期望。  据法媒报道称,法国国营铁路公司SCNF计划推动无人驾驶列车项目加速落实,并计划于2019年发布原型车。该公司希望,通过消除列车出发前繁琐的在站操作,无人驾驶列车可以更地运行。 
      1984年5月全球首条无人驾驶全自动地铁——法国里尔地铁一号线正式投入运营。如今,法国工程师对未来的无人驾驶列车发展仍然具有很高的期望。
  据法媒报道称,法国国营铁路公司SCNF计划推动“无人驾驶列车”项目加速落实,并计划于2019年发布原型车。该公司希望,通过消除“列车出发前繁琐的在站操作”,无人驾驶列车可以更地运行。
  目前,全球许多国家都开始发展无人驾驶列车。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与法国相比,我国在无人驾驶列车的发展上显然更具后发优势。
  2016年12月,中国首列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在香港南港岛投入运营。该车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自行研发制造,采用GOA4等级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代表了当今世界在机械、电子、电气及控制技术在轨道交通车辆应用中的高水平。
  同月,北京首条无人驾驶地铁燕房线正式试跑。今年以来,上海、武汉多地轨道交通也迎来了无人驾驶列车的“加盟”。
  8月2日,由中国中车牵头组成的联合体与马来西亚国家基建公司,在吉隆坡签订了“吉隆坡轻轨三号线”42列车辆的供货合同,这是中国向海外出口全自动无人驾驶轻轨列车。
  列车同样采用无人驾驶技术级别中高的GOA4级,该技术完全没有司机和乘务人员参与,车辆在控制中心的统一控制下实现全自动运营,自动实现列车休眠、唤醒、准备、自检、自动运行、停车、开关车门和洗车,以及在故障情况下实现自动恢复等功能。
  而法国的无人驾驶列车发展计划显然只处于GOA3级,仍然配备少量乘务人员以应对紧急情况。这显示了我国智能制造水平获得了巨大成长。
  不过,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仍旧落后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等传统科技、制造强国,智能化应用水平依然较低。从我国智能装备的国际贸易情况来看,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与日本、德国相当。然而,日本、德国以出口智能装备为主,中国进口装备规模远高于出口规模,而且中国设备核心部件的数控系统也主要依赖进口。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