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将如何赋能一座城?

   2020-04-16 工业品商城191
核心提示:清光绪五年(1878年),为了欢迎美国总统格兰特路过上海,在上海的英国人特意运来一台小型引擎发电机,把外滩点亮了两个晚上,这是中国早一次使用电能。4年后,英国开办的上海电光公司所属的乍浦路电灯厂开始发电,这是中国土地上正式发电的座电厂,从此,人类电力革命才开始惠及中国。  谈及这段历史,是因突然想到一个问
       清光绪五年(1878年),为了欢迎美国总统格兰特路过上海,在上海的英国人特意运来一台小型引擎发电机,把外滩“点亮”了两个晚上,这是中国早一次使用电能。4年后,英国开办的上海电光公司所属的乍浦路电灯厂开始发电,这是中国土地上正式发电的座电厂,从此,人类电力革命才开始惠及中国。
  谈及这段历史,是因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常识是,城市发展的模式依托于技术和产业革命,人们也已达成共识,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推动力,人工智能会如当年的电力一样,成为改变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成为信息时代的“钢筋水泥”——既然如此,中国乃至全球个将AI全面纳入治理体系的城市是谁呢?
  这不难理解,雄安“千年大计”的意涵,是其肩负着优化京津冀城市带空间布局的重大使命,本身就有创新试验田的角色,这需要人工智能的加持。而在不少人的期许中,考虑到中国AI产业在技术创新,数据储备,和政策支持上的优势,未来的雄安可能成为全球个被AI全面赋能的城市——且不同于电力革命的福祉是靠他人之力,人工智能对城市的赋能,完全由中国自己主导。
  这意味着,在雄安这片亟待开垦的新大陆,科技企业能够发挥的作用远超商业范畴。11月8日和23日,阿里和腾讯分别与雄安新区签订战略协议;12月20日,百度也与雄安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希望将这里打造成全球智能城市的标杆。签约当天,Apollo平台的自动驾驶车队在雄安集体开跑,Apollo届理事会也在这里召开。
  事实上,早在之前乌镇互联网大会上,李彦宏就透露百度将和雄安共建一个庞大的智能城市计划:在计划区域内,雄安新城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解决交通拥堵,自动驾驶,身份识别和授权,以及绿色经济发展和公共效率提高等问题。
  人类科技发展至今,就是一个不断将权力“还给”个人的过程。互联网的出现引发了一次次“去中心化”浪潮,AI也势必进一步带来城市资源配置的去中心化。
  如你所见,无论食品配给还是信息传播,工业时代自上而下的供给制度都越来越少,整个城市资源的聚合方式日趋转向每个具体的人——而全球城市管理者的共识是,一座城市里,需匹配的公共资源就是交通系统。这种匹配远非“共享出行缓解交通拥堵”那么简单,而是指未来城市的整个街道系统,都将通过去中心化的智能调度,为每一个人带来价值增量。
  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在未来,自动驾驶汽车将成为人类交通系统的核心要素。《连线》杂志曾采访了一批城市学者对自动驾驶的看法,有些回答老生常谈,麻省理工学院城市实验室主任卡罗·拉蒂的回答颇具代表性:“大量城市用地目前都被停车场和公路占据,它们将可被改造为全新功能的建筑,如公园、公共场所及生产空间等。”
  具启示的回答来自知名学者雷恩沃特,在他看来,当自动驾驶普及,城市里的公路,人行道以及街道墙壁之间的界限将变得模糊。自动驾驶将打破工业时代城市规划的枷锁,重新释放城市居民的自主权,将道路“还给”个人。
  就在近, 美国国家城市交通协会发表了一份未来无人驾驶城市蓝图的报告,详述了智能交通将如何融入城市环境。报告核心的关键词就是:以人为本。
  这份报告对未来智能出行城市提出了几个准则,譬如:未来的城市将通过提高自动化效率,以减少对道路的需求,确保路人的安全和舒适感;使用第三方数据平台安全无缝地交换所有街道数据,实时支持街道管理,保持一个动态可视化的人行道库存,以实现人行道的民主化;用少的自动驾驶车辆运载多乘客。
  在他们对自动化城市的构想中,较少的车道,频繁出现的“中途跨越点(每隔50-100英尺)”,将极大缓解交通十字路口的重压,甚至可以让行人频繁安全地横穿马路。总之诚如雷恩沃特所言:“有了无人驾驶,你可能再也不需要交通灯或明确人行道与公路之间的区别,城市将更多依靠数据。你可以看到城市结构以难以想象的方式发生改变,特别是人口密集的城市。”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