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无人机综合管理平台以国家民航局的UTMISS作为门户,打通空军、民航、公安三方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同步联通,三方将按照统一的规则和各自的权责进行协同管理。平台通过网络将用户的需求与管理端连接,一站实现飞行信息报备、飞行申请及信息查询,属全国首例。
简单地说,有了UTMISS综合监管平台,多数消费级无人机无须申请即可飞行,而对于行业无人机等小型、中型及大型无人机的用户来说,通过UTMISS系统在线提交飞行申请,5个工作日之内就能得到空域申请门的批复,当晚九时就可以得到第二天飞行计划的批复,紧急的飞行任务1小时就能搞定审批。
按照《深圳地区无人机飞行管理实施办法(暂行)》,无人机按照重量及大起飞重量划分成五种类别。绝大多数消费级无人机,包括大疆的Mavic,精灵等系列都属于轻型无人机,不须申请飞行计划就可以在相应的适飞区域中飞行,农业植保机在轻型机在适飞空域内作业也不需要申请。
而轻型无人机的管控空域及适飞空域可以参照下图。绿色的部分是适飞区域,其飞行限高是120米(相对高度),占据了深圳市大部分地区。可以说绝大部分的无人机用户可以轻松放心爽飞,不用再担心自己是否违规了。
记者就此采访了航拍专家、中国数码影像专家刘宽新老师,他认为,深圳这一“壮举”可谓是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无人机的发展可以更科学合理。他说:“这是非常利好的消息,放开微型、轻型无人机的禁飞限制,既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实际解决了黑飞的难题。”
众所周知,无人机“黑飞”一直是行业发展的重大阻碍因素,各地方既强调要支持民用无人机这一新兴科技产业,又宥于国家层面对于低空空域政策的不完善,使得无人机行业步履蹒跚,始终无“法”让无人机真的“飞”起来。
深圳作为“无人机之都”, 无人机年销售额达到250亿元,无人机出口占全国的99.9%,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工业级无人机占全国市场的60%。大疆这一深圳本土企业不仅领跑了全球市场,还带动了整个民用无人机行业在国内的爆发。而深圳的优势在于人才、资源、成本,据悉,一架无人机需要用到2000-3000个配件,而深圳本土即可满足所有配件的采购需求;毗邻香港,又为采购海外原材料或配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渠道优势。
而今,深圳市政府,联合南部战区空军参谋部、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共同组织深圳地区无人机飞行管理试点工作,打通了空军、民航、公安三方管理系统。正如无人机试点工作小组副组长、深圳副市长吴以环所说的,从监管方面而言,深圳市有信心成为无人机飞行管理的标杆。
深圳这一服务姿态,这一监管模式,值得其他各地参考学习。刘宽新常年辗转于国内外各大城市进行航拍摄影,对国内很多地方“一刀切”式的管理办法很是无奈,“这样的管理反而会促进黑飞,同时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深圳这一模式值得学习,可以复制。”
记者也联系了大疆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一方面大疆为UTMISS系统提供技术支持,主要是对无人机综合监管平台的设计和接口提供了建议;另一方面大疆作为民营企业,对配套的管理模式、法规制定提供了无人机行业的背景内容支持,为科学立法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