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氢能源技术仍存瓶颈

   2020-04-26 工业品商城324
核心提示:从技术发展水平来看,我国制氢技术较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一定差距。衡量氢能产业发展水平的核心在于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相关的核心技术是否能实现国产化,而非仅仅在于组装进口的核心零部件。目前,在氢能产业方面,我国有部分技术已处于国际地位,如光催化和生物质制氢。但另一些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如储氢环节,车载
       从技术发展水平来看,我国制氢技术较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一定差距。衡量氢能产业发展水平的核心在于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相关的核心技术是否能实现国产化,而非仅仅在于组装进口的核心零部件。
目前,在氢能产业方面,我国有部分技术已处于国际地位,如光催化和生物质制氢。但另一些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如储氢环节,车载储氢罐和碳纤维目前仍存在瓶颈,我国在液氢储运技术方面较为薄弱;加氢站环节,氢气压缩机和加氢机技术与国外差距较大。综上从成本上考虑,我国选择在长续航里程运营型汽车上发展,主要系此类汽车在燃料电池的使用上,与电动和燃油相比,更易实现使用成本的经济性。
2019年6月,中国氢能联盟发布《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提出氢能将成为氢能将成为中国源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到2050年氢能在中国源体系的占比约为10%,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年经济产值超过10万亿元。全国加氢站达到10000座以上,交通运输、工业等领域将实现氢能普及应用,燃料电池车产量达到520万辆/年,固定式发电装置2万台套 /年,燃料电池系统产能550万台套/年。   
在企业布局方面,中国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开始逐渐活跃,更多的企业以及资本愿意进入这一领域。各大车企、投资机构以及相关产业加紧布局氢燃料电池,以期在这轮新赛跑中抢得先机。
根据Auto Space主编《2019 氢能与燃料电池白皮书》显示,目前各大车企在对投资氢能源产业十分积极。一方面,车企加速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已取得突破,成本下降路径明显,有望被市场接受。另一方面,在核心部件领域,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通过兼收并购或者股权投资等方式布局具有技术壁垒的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
此外,其他上市公司也同样在氢能源产业领域做了布局,且主要在核心电堆、催化剂、制氢和关键辅助系统等领域。其中,大部分的上市公司是与地方政府去联手布局氢能源产业。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氢能源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