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在未来交通出行领域将继续积极推进合作战略

   2020-04-29 工业品商城214
核心提示:博世道路特征则是通过配备在车上的摄像头与雷达通过识别道路周围的环境特征,如车道线、交通信号灯等,生成博世道路特征,然后通过车载通讯模块,上传至云端,并生成独立的传感器定位层,终由图商集成为高精度地图的一部分。自动驾驶车辆通过传感器获得的道路特征信息,如道路标识,实时与高精地图定位层进行比对,使得车
      博世道路特征则是通过配备在车上的摄像头与雷达通过识别道路周围的环境特征,如车道线、交通信号灯等,生成博世道路特征,然后通过车载通讯模块,上传至云端,并生成独立的传感器定位层,终由图商集成为高精度地图的一部分。自动驾驶车辆通过传感器获得的道路特征信息,如道路标识,实时与高精地图定位层进行比对,使得车辆能够准确知晓自己在当前车道中的位置,从而实现厘米级定位。与摄像头、雷达等不同,该产品可用于全天候环境下的定位和路线规划。
  除了车外环境感知,博世同时也在探索车内驾驶员监控技术。毕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人机共驾将是自动驾驶汽车的常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有系统对驾驶员的状态进行监测,以确保当汽车需要人类驾驶员掌握控制权时,驾驶员能及时接管汽车。在该领域目前博世已经开发了驾驶员困倦检测,能够不断监测驾驶员状态,并在疲劳或微睡眠等危险情况下发出警告。
  基于已有车载环境感知传感器技术,博世同时也在探索更多的自动驾驶感知技术感知技术,以赋予自动驾驶汽车堪比人类甚至超越人类驾驶员的环境感知能力,包括进行激光雷达方面的技术储备。近,博世又推出了一款新的AI摄像头,该摄像头搭载了博世的多路径识别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强大的目标识别能力,并优化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即使行人没有完全出现在摄像头的范围内,摄像头也能准确识别,从而提高紧急刹车的可靠性。
  在思考层,博世的研发主要集中在DASy域控制器上,该域控制器能够收集和融合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等多种传感器数据,对复杂的功能算法的处理能力也很强,并且能满足软件和硬件的高安全性要求。据悉,博世内部有近半数的研发人员在围绕车内控制器做研发,同时博世还与英伟达在自动驾驶车用计算机研发方面建立了合作。
  至于行动层,诸如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更是博世的强项。在该领域,目前博世成熟的产品是iBooster+EPS,由于这两种系统都具有直接的机械推进装置,并且可以在整个减速范围内独立制动车辆,当单一系统出现故障时,另一系统能够提供冗余,从而保证车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安全制动。转向系统也是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博世凭借其Servolectric®电动助力转向,开发了一种转向解决方案,可满足与高度自动驾驶相关的所有安全要求。
  在博世看来,由于自动驾驶对车辆中元器件和其子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对转向、制动进行冗余设计,在车载电源系统以及数据处理等涉及自动驾驶汽车运行安全的部件上,博世也有冗余设计。甚至在定位方面,博世也在构建始终可用的冗余定位,为自动驾驶提供更有利的保障。
   自动驾驶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意识到仅仅依靠车端的智能化,难以真正推动这项技术规模化量产,加入“聪明的路”,用路端的智能赋予自动驾驶更多的智能与安全很有必要。得益于中国在V2X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优势,博世也在探索V2X自动驾驶的发展方向。
  “对于自动驾驶汽车,仅仅靠单车是不够的,因为就算在车上装再多的传感器也没有办法看到所有的场景。如果能有智能的路,帮助车辆更好地感知周边的情况,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交通安全,让自动驾驶得以更好地实施。”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中国区总裁陈黎明表示。不仅如此,陈黎明认为引入V2X功能后,还有助于改善用户的自动驾驶驾乘体验。
  “比如在十字路口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景:在远处的时候看交通灯还是红色的,当我们快要到达路口时突然变成了绿色,这种情况下如果刹完车后再启动,用户体验是非常差的。但如果车辆可以和红绿灯进行交互,提前知道交通灯还有多长时间会发生变化,然后再根据目前的行驶速度判断是否可以通过路口,提前做好应对,无疑能大大改善用户体验。”
  目前在车路协同方面,博世已经展开了相关的探索。在9月份于无锡举办的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博世就与华为等企业一起演示了标准C-V2X场景,同时还带来了深度融合C-V2X技术的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全新应用场景。
  在博世看来,车路协同在中国比较容易实现,因为国内在基础设施方面有优势,且国内对智慧交通有较大的的需求。因此,博世接下来会在中国制定新的计划,建立研发团队,并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把关注点从车内智能转到车路协同上面,力图通过减少车端传感器的应用,降低车端对计算能力的高要求,从而降低车辆自动驾驶系统的成本,进一步推动自动驾驶的普及。
  在发展自动驾驶的过程中,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徐大全认为,自动驾驶的未来重要的一点就是合作,因为这项技术会牵涉到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IT等多个领域,一家公司很难完全包揽,更遑论一家公司在这个市场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
  正是基于此,除了自主研发,博世也在积极推动与其他公司的合作。例如与戴姆勒合作Robotaxi项目,在摄像头方面与索尼合作,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方面与英伟达合作,智慧交通方面与中国移动有密切的联系,定位方面与千寻合作,此外还有百度、高德、四维图新、TomTom、沃达丰、华为等,也都与博世就自动驾驶达成了相关的合作。近,博世又和通用、丰田、电装、大陆、英伟达、恩智浦共同成立了自动驾驶汽车计算联盟,以在在符合汽车实用性和经济性要求的基础上,推出自动驾驶通用的平台和计算架构。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