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电线电缆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历史遗留问题浮出了水面,另外也有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出现,这些情况的出现笔者认为不见得是坏事,反而是越早出现越早解决,如果问题出现了,却被行业、企业藏着、捂着,这样才是对行业发展的不负责。目前来看,对于历史遗留问题,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产能过剩和产品质量不高问题。
放眼全国,目前整个国内电线电缆行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产品质量不高的现象。据统计,全国仅注册在案的生产厂家就有8000多家,而随着竞争的加剧以及优胜劣汰进程的加快,有一部分微小企业“死掉”了,如此算来,全国的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也应该在7000家左右,在这为数众多的电缆生产企业中,我们发现大部分产值集中在几千万的规模,50亿以上的不超过十家。
如此之大的行业规模,再加上国外知名线缆企业不断“逐鹿中原”,霸占中国电缆市场尤其是高端市场,造成的局面是中国的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不得不在中低端市场争夺,行业的过度竞争导致供应商通过牺牲质量来压低价格,造成电缆行业令人堪忧的产品质量现状。
电线电缆相关研究报告2014-2018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盈利预测分析报告
2014年5月2014-2018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2014-2018年电线电缆行业招商计划书2014-2018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市场投资策略及未来前景预测研究报123 电线电缆行业作为一个传统行业,对照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现状和产品质量,对于量大面广的电线电缆产品,特别是建筑行业用的产品,在生产上技术上不存在什么技术壁垒,只要抱着一颗平常心,按照标准要求来做就能做好。但是在竞争中,很多人的心态就发生了改变,这种坏现象甚至影响到了上游产业,使整个行业链形成了一种不好的习惯,有时候你想做好反而要花更多的精力,这是我们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而如果彻底地分析国内电缆产品质量不高,我们发现至少有四个环节造成的。首先从生产环节便出了问题。一些违规违法的电缆生产企业为了赢得更大的利润,不惜采取以好铜包坏铜、以次充好、缺斤短码等方式制造伪劣产品,其实际生产产品质量与国家制定的标准严重不符。另外在采购环节出了问题。部分采购人员没有按照质监要求选购,缺乏关于电线电缆产品的专业知识,有时也可能受成本控制影响选购不合格产品。还有就是在设计环节出了问题。设计院可能存在不合理的电线电缆设计,比如设计过程中电线电缆在线槽、电缆井或电缆沟中的根数与阻燃等级不匹配等。最后在监管方面出了问题。某些建筑领域产品质量处于监管不到位的状态,这也是电缆产品质量不合格的根本原因。目前建筑领域中的电缆质量合格率是所有领域中最低的,可能只有20%-30%左右,有问题的电缆只有出了事或者被举报了才会受到关注,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电缆行业的整体质量。而且,对于一些监管部门来说,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生产企业源头,而在各个流通环节缺乏监督力度。我国电线电缆产品标准和检验标准是与国际接轨的,所有产品都要符合标准要求,各种监督抽样检测结论合格率与最后最终流通到消费者手中的产品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是缺乏产品各个环节的强制监管,制定的标准或各种质量证书也就形同虚设了,这与现行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责任感及利益相关性有很大关系,要改变这一现状并不容易。
而除了产品质量问题严重外,产能过剩的情况也十分突出。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产能扩张的噩梦又开始了,各级政府在“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驱动下,以开发新产品或发展高端技术产品为名,投入巨资,新建厂房,电缆行业形成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以高压交联电缆立式生产线(VCV)为例,国内2008年底前已投产32条,目前已达60条。这些生产线的建成,使本来只有40%设备利用率的国内VCV生产线进一步闲置。目前,我国电线电缆设备平均利用率仅为30%-40%左右,而先进国家设备利用率一般在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