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堆中国,国际零部件巨头加速“跑马圈地”

   2020-06-17 工业品商城154
核心提示:从驭势科技无人接驳车、无人巡逻车服务大兴机场和香港机场,到京东物流、百度等无人配送车、无人消毒车奋战疫情第一线,让自动驾驶不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真正切切的出现在了公众的身边。  这也让11个国家部委在2月24日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中制定的,到2025年,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
      从驭势科技无人接驳车、无人巡逻车服务大兴机场和香港机场,到京东物流、百度等无人配送车、无人消毒车奋战疫情第一线,让“自动驾驶”不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真正切切的出现在了公众的身边。
  这也让11个国家部委在2月24日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中制定的,“到2025年,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的规划,变得更易被公众接受。
  尽管较两年前的意见征求稿,商业化时间表有所推迟,自动驾驶技术难度、成本问题、法规漏洞等问题也再次摆在了台面之上,但在安波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沈国樑看来,自动驾驶乃至无人驾驶汽车的商业化成功落地极有可能是在中国。
  而博世自动驾驶负责人Michael Fauste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博世视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市场,一方面在体量上而言中国市场将有非常大的空间,另一方面在自动驾驶领域中国也极有可能成为关键市场。”
  有力的政策扶持、先行一步的5G技术以及对新技术接受度较高的消费者,让中国成为了全球自动驾驶技术实现的“温床”。且,据麦肯锡预测,中国未来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至2040年,自动驾驶相关新车销售及出行服务创收将超过5000亿美元。
  正因如此,不只是博世,安波福、大陆集团、法雷奥等多家国际零部件巨头纷纷瞄准这一市场。
  2019年上海车展上,安波福公司正式宣布在中国建立自动驾驶技术中心,在将L4级自动驾驶技术引入中国的同时,还将寻找与本地合作伙伴的机会,共同推进自动驾驶在中国市场的应用开发;
  去年12月,大陆集团则与法国易迈(EasyMile)、上海嘉定工业区签署合资合作备忘录,以结合各自的优势共同致力于无人驾驶出行服务解决方案在中国的落地;
  2020年1月,法雷奥宣布与美团就最后一公里无人配送技术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研发适用于最后一公里的无人配送车辆;
  或建技术中心,或合作研发,或战略投资,都是不同企业融入中国的不同途径,也是各企业为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的重要举措。
  2025年-2027年,是麦肯锡预测自动驾驶拐点出现的时间区间。其表示,基于对自动驾驶底层技术成本曲线的估算,此时将是自动驾驶与人力驾驶的经济平价点。换句话说,自动驾驶每公里的总成本将与司机驾驶传统汽车的成本大致持平,自动驾驶或在这一时间区间内实现全面商业化。
  产业变革的关键节点正在快速逼近中,为此,uber、Waymo甚至谷歌、百度等公司纷纷提速以待,安波福也在其2019年年报中透露,其将在今年开始完全无人驾驶系统的测试。
  留给传统零部件企业的时间已然不多,其必须尽快驶入自动驾驶的“快车道”,才能在产业变革后时代赢得更大席面。
  作为全球汽车零部件头部企业,继无人驾驶汽车自动代客泊车技术在德国获批试运行后,博世与梅赛德斯-奔驰合作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试点项目也已于去年12月开始运行;同时,其高速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也将在2020年年中实现量产。
  但显然,于博世而言,想要在自动驾驶的这条“赛道”中跑得更快、更高、更远,显然还需要舍得砸更多钱。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