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或让中国“扳回一局”

   2020-06-18 工业品商城174
核心提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汽车产业在国际上一直处于跟随状态,即使到现在,依旧没有摘下大而不强的帽子。自动驾驶的出现,给了国内企业一个和跨国公司同台竞技的机会。过去几年,国外虽出现了Waymo、Cruise、Nuro、通用、丰田、日产等一大批优秀的自动驾驶玩家,国内亦有百度、滴滴、Pony.ai、AutoX、驭势科技、华为、京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汽车产业在国际上一直处于跟随状态,即使到现在,依旧没有摘下“大而不强”的帽子。自动驾驶的出现,给了国内企业一个和跨国公司同台竞技的机会。过去几年,国外虽出现了Waymo、Cruise、Nuro、通用、丰田、日产等一大批优秀的自动驾驶玩家,国内亦有百度、滴滴、Pony.ai、AutoX、驭势科技、华为、京东、长安汽车等在积极开展相关的研发,并且进展显著。
  或许与Waymo相比,中国无人驾驶公司们起跑还是慢了半拍,但中国企业近几年的努力追赶,正在逐步缩小这种差距。例如百度,去年除在加州表现出色,其在国内的发展也是风生水起。特别是2019年下半年,百度不仅先后拿下了北京市首批T4级别路测牌照和自动驾驶载人测试牌照,还陆续与长沙、沧州、阳泉、银川等地就开展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的示范应用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其中,2019年9月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队Robotaxi正式在长沙面向公众试运营,踏出市场化第一步。11月初百度又在沧州推出国内第二个无人驾驶出租车试运营项目,进一步拉近了普通市民与自动驾驶汽车之间的距离,使得这项技术真正从内部研发开始走入市场。12月,百度Apollo通过在北京、武汉、沧州和长春等23个城市同步开展测试,仅一个月测试里程累计就超过了300万公里,为百度进行自动驾驶相关技术的研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9全年,百度Apollo凭借52辆测试车仅在北京市就完成了75.4万公里的测试,百度也因此成为2019年北京市所有测试企业中投入测试车数量最多、测试里程最长的企业。
  正是基于前期的这些探索,在今年初爆发的肺炎疫情中,百度才得以携新石器、金龙客车、智行者、青岛悟牛、中科慧眼等多家合作伙伴,迅速投身到抗疫前线,用无人车开展生活物资、药物等的配送,使这项技术真正应用于实践,造福于人类。
  AutoX除了在加州的测试,今年也计划在国内开展自动驾驶载人测试。在2020 CES上,AutoX与FCA达成合作,双方今年将基于FCA旗下的Pacifica大捷龙打造一款无人车PacificaX(捷龙星),并在深圳、上海等地实现规模化投放,其中在上海,AutoX计划推出100台无人驾驶出租车用于试运营。而更长远来看,AutoX还将联手FCA在整个亚洲市场布局自动驾驶汽车。
  另据了解,今年年底AutoX还将在欧洲大规模部署首批RoboTaxi。2019年7月,AutoX与瑞典电动汽车制造商国能(NEVS)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把AutoX的自动驾驶汽车技术集成至国能下一代汽车架构中,从而在2020年将双方合作研发的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投放到欧洲的公共道路上。
  滴滴在2019年对于自动驾驶也有了更明确的规划。2019年8月,滴滴宣布正式将旗下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 用于开展自动驾驶研发、产品应用及相关业务拓展。之后刚过一个月滴滴就获得了由上海市颁发的首批载人示范应用牌照,另外两家获牌企业分别是上汽和宝马。
  按照规划,滴滴将于今年年初在上海落地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在特定公开道路上投入30辆L4+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届时滴滴的乘车界面会新增一个“自动驾驶”选项,与现有的“快车”“专车”“出租车”等乘车选项并列,如果乘客选定的乘车起点和终点在特定区域内,滴滴会派出自动驾驶车辆接单。不过,或许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目前滴滴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仍未上线。
  可以说,无论是无人车抗疫,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公司获车界巨头加持,还是DMV自动驾驶报告中的亮眼成绩,都表明当前国内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全球影响力正处于快速提升阶段。或许目前,国内在自动驾驶的大规模商业化方面还面临供应链不成熟、政策法规不完善等多重难题,但从细分市场来看,高级自动驾驶技术在封闭场景的落地还是指日可待的。
  刚刚获得零部件巨头博世投资的驭势科技就证明这一点。在经历了两年多的研发测试和试运营后,已经于2019年12月30日在香港国际机场内启用了无人物流车为旅客提供行李运输服务。未来,随着更多类似的项目逐渐落地,国内无人驾驶有望迎来真正的春天!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