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2月28日开盘之后,口罩概念逆市大涨,华纺股份、道恩股份、搜于特等多股涨停,中钢国际、泰达股份涨超8%,南卫股份、阳普医疗、英科医疗等纷纷跟涨。而随着口罩概念股的疯长,口罩机概念股也水涨船高。
疫情期间,瀚川智能涨幅高达40%以上,金太阳3月2日涨停,累计涨幅达到60%,另一家口罩机生产商赢合科技今年以来则上涨83%。
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口罩机概念股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但同时,也有分析人士提醒:谨防有些上市公司,借口罩机恶意炒作抬高股价。
据报道,口罩机属于专业化生产,现货并不多,以往基本上订货到收货也需要2个月左右,这直接导致了现货的紧俏,炒现货成为投机分子的第一层“套路”。
首先是哄抬物价,比如超声波焊接机,原来是4000元台,现在2万元一台,涨了5倍;囤积关键性原材料,比如熔喷布,原价3万一吨被炒到了40万一吨;而口罩机本身的物价也被一些人抬高,一台现货甚至炒到了180万元,堪比“印钞机”。更有甚者大量囤积口罩机和核心零部件,再散布消息抬高物价后再卖出。
刚刚还在朋友圈里重金求购现货的人可能下一秒就说手上有现货,预购从速,转手赚差价,一个回合几十万到手,简直是空手套白狼。
然而,这里需要厘清的是,把口罩机价格的暴涨全部归结为供应链哄抬物价的罪责有失偏颇,更冷静地来看,某些企业和个人的“套路”只是口罩机价格上涨的催化剂,涨价的底层原因还是在于疫情下口罩市场的供需不平衡。
一方面,在极短时间内需求激增;另一方面,原材料无纺布、熔喷布产能有限、鼻梁条缺货、原材料生产设备制造周期远高于口罩机制造周期,再加上口罩机集成商接到大量订单,铝型材、超声波焊机、伺服、步进、PLC均出现供应商库存不足情况,这是导致口罩机极度紧缺的底层原因。
比哄抬物价更高级一点的“套路”就是卖期货,利用时间差来赚价格差,这种在金融领域常见的操作手法的高级之处就在于,它完全是合法、有效、且有收益的。
例如签合同说现货100万一台,2月20日交货,每晚一天赔一万,但实际上交货时间可能是3月10日,那就是赔20万,等于是80万卖掉了20天后的货。
还有一些企业和个人在产品还没有出来的时候,就开始接单,相当于“先融资后研发”,把资金聚集起来之后,找几个人研发,然后购买关键零部件进行组装,这个套路存在的一个隐患就是交付违约。
良性违约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受困于上游产业链企业的供应不足的原因,原先承诺的交付期就从一个星期拖到15天,再到一个月甚至更久。为了如期交付,口罩生产企业不得不半夜守在供应商门口,甚至发生冲突的也有。
另一种情况是:进入者低估了口罩机的生产难度,买回来的图纸不合格,粗制滥造的加工件,安装调试不顺利,导致交期违约。
而如果上升到恶性违约,性质就不一样了:因为现货价格飞涨,违约者将生产出来的现货直接高价卖掉,而没有优先供给合同方。
即便是按期到手的口罩机,也有可能掉入另一个“套路”。
近期,就有人向我们投诉,并爆料河南一家口罩机企业的“合同陷阱”问题。
据悉,该口罩机厂商的业务员在签合同前,曾承诺的产品配置与实际收到的产品配置明显货不对板,功能差距很大,但因合同里没有具体陈述产品配置,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因此在维权的时候遭遇了扯皮的情况。
在涉及到合同细节的问题上,该口罩机厂商以保密为由拒绝在合同中陈述口罩机的配置细节,等到合同签完之后,口罩机发货之后,交易已经达成,如果要维权,就必须走法律流程。然而走法律流程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他们也不惧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