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可用于眼科治疗的多个场景

   2020-06-29 工业品商城183
核心提示:众所周知,作为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前沿技术,3D打印在医疗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不论是在义齿、假肢的模型制造,还是在医疗器械的设计研发方面,3D打印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反复摸索和不断尝试,一些医疗机构已经将3D打印用于具体的医疗过程之中。在手术预演、骨骼替换、组织器官打印等方面,医务人员都
       众所周知,作为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前沿技术,3D打印在医疗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不论是在义齿、假肢的模型制造,还是在医疗器械的设计研发方面,3D打印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反复摸索和不断尝试,一些医疗机构已经将3D打印用于具体的医疗过程之中。在手术预演、骨骼替换、组织器官打印等方面,医务人员都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为患者提供、及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其中,3D打印在眼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正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
  具体来讲,3D打印可以用于眼科疾病治疗的哪些方面呢?从目前来看,3D打印可以用来定制医疗眼镜、医疗检查器械、医疗教学用具、医学假体、医学组织器官等。尤其是在仿生眼制作方面,3D打印具有其他技术所不具备的多种优势。
  在经济发展状况相对落后的年代,我国的医疗用具生产效率较为低下,所用时间较长而且需要多个工作人员协调配合才能完成。按照这种方式来进行医疗用具生产,往往很难达到化、化、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基于此种形势,近  几年一些传统的医疗用具制造商已经开始积极探索医疗用具产品升级的智能化新路径。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3D打印在医疗用具研发与制造方面的商用价值正逐渐显现出来,众多研究人员也逐步认识到3D打印技术所具备的诸多优点。与传统方式相比,3D打印医疗用具制作流程较为简单,许多不必要的环节已经被剔除。
  与此同时,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医疗用具,度更高,且更为耐用。拿3D打印眼部模型来说,借助3D打印技术后,眼部模型制作过程中的设计周期长、度不高等问题就得到了进一步解决。正是基于这些优点,3D打印医疗用具正成为一种广受推崇的医疗用具制作新方式。
  如今,眼部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且难以完全治愈的疾病类型之一,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正尝试着借助3D打印来攻克相应的科学难题,并致力于帮助盲人或者是视力受损人士进一步增强甚至是恢复视力。
  为加快研发步伐,国内外的研究人员都积极行动起来,尝试借助3D打印仿生眼来帮助盲人或视力受损人士恢复视力。早在2013年,美国仿生眼制造商第二视觉公司就开发了名为“Argus II”的仿生眼。该仿生眼是美国FDA批准的世界上较早用于重度视网膜变性而失明的视觉恢复系统。虽然借助该仿生眼视觉成像比较模糊且限于黑白,但这也是仿生眼领域的一大突破。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