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配送日趋升温

   2020-06-29 工业品商城164
核心提示:在经历了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爆发后,无人机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速。眼下,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迎来了重要发展契机,无人机在农业植保、地理测绘、交通巡查、消防救援等场景的应用日渐广泛。在此趋势下,物流配送也成为了无人机新的应用方向。  近两年来,国内多家物流与电商企业纷纷入局物流无人机行业,大力推动无人机配送服务
    在经历了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爆发后,无人机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速。眼下,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迎来了重要发展契机,无人机在农业植保、地理测绘、交通巡查、消防救援等场景的应用日渐广泛。在此趋势下,物流配送也成为了无人机新的应用方向。
  近两年来,国内多家物流与电商企业纷纷入局物流无人机行业,大力推动无人机配送服务体系的构建。无论是京东、苏宁、菜鸟,还是顺丰、圆通等公司,基本都已经实现了物流无人机的首飞,有些还获得了无人机空域批文,并不断深化和地方政府的合作,加快促进无人机项目的落地。
  例如,京东已经获得了覆盖陕西省全境的无人机空域批文,还获得在陕西进行无人机物流配送经营活动试点的资质。不仅如此,京东还将在陕西省内逐步开放数百条末端航线,连接主要成熟;同时,京东将启动陕西省范围内的无人机机场网络建设。
  到目前为止,物流与电商企业在无人机领域的布局已经初现轮廓。除了“后一公里”的终端配送外,各大企业发展物流无人机的目的还在于打造新的干线、支线运输模式,弥补偏远地区及现有运输网络的不足,从而降低成本、提率。
  2018年5月,中国国家民航局发布了《民航局关于促进航空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从九个方面阐述了促进航空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意见提出,支持物流企业在空域条件良好、地面交通欠发达地区开展无人机配送示范工程。如此可见,无人机配送的发展不再局限于市场的自我追逐,而是更进一步得到了国家政策的高度支持。
  虽然围绕物流无人机产业发展与无人机配送市场的竞争日趋升温,但是无人机配送要想实现商用落地,依然需要解决法律监管、飞行安全、基础设施、经营成本等多方面的挑战。其中,“安全”是受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
  在无人机的普及应用之路上,带来的既有便利、也有隐患。2016年以来,世界各国无人机“黑飞”导致的扰航事件频发,严重威胁了航空安全以及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另外,无人机伤人、侵犯隐私等事件也时有发生。因而,无人机安全问题一度成为全民议论的热点,政府对于无人机监督的态度也渐趋严格。
  具体到无人机配送而言,无人机在执行配送任务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风险。一是无人机易受到气象条件限制与影响,在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下,正在飞行的有可能出现失控的情况,而尚未起飞的显然也无法继续进行配送;二是在配送过程中,无人机有可能被他人恶意击落、控制,或者出现意外的碰撞等事故;三是在递送给客户时,降落与起飞将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也有一定可能会产生安全风险。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