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双十一”诞生以来,物流行业在集中爆发的业务量面前,一直就像一个疲于奔命的追赶者,行业商家需要承担频繁“爆仓”的风险,而行业消费者也时常陷入“下单一秒钟,物流几个月”的窘境之中。
但随着智能技术的兴起,快递机器人、分拣机器人、配送机器人等的出现和应用,给物流行业、电商行业以及“双十一”带来了改变。以机器人为基础所打造的“智能物流”,不仅彻底解决了商家和消费者的物流烦恼,也让“爆仓”被提及的频率开始逐年下降。
目前,在菜鸟的“圆通物流分拨中心”和京东的“亚洲一号仓”中,每天机器人能够分拨几十万件的各类快递,数百个物流仓储机器人在各自轨道上不知疲倦的运行着,成功取代了“双十一”原本的人海战术。
这些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相结合,不仅能够自动将快递运送至不同的投递位置,还能精准的对运送商品进行分拣、监控、预测和追溯,在提升“双十一”物流效率的同时,还极大的保证了物流配送的质量。
与此同时,物流机器人还从仓储领域,走进关卡通关监管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环节之中。以京东快递机器人的应用为代表,机器人走在“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路途之上,加快了快递的周转和配送,而随着机器人成为海淘监测的其中一环,也通过海关通关效率的提升带动了物流的整体提速。
总而言之,机器人在物流仓储领域、配送领域和关卡检测领域的应用,依靠着“机器换人”改变了原有的仓储、配送和周转面貌,通过这三方面的智能化升级,彻底改写了“爆仓”时代的物流痢疾,成为推动“双十一”迎来爆发的重要原因。
当然,机器人给“双十一”带来的改变,并不仅仅局限于物流仓储的升级,其所带来的智能消费观念和热门商品变化,同样令“双十一”区别于以往。
据“双十一”当天京东给出的0点-2点的“疯狂2小时战报”显示,今年智能电教品类销量暴增,其中智能机器人的销售额是去年同期的3倍,扫地机器人、儿童智能机器人、陪护机器人、娱乐机器人等产品成为不少消费者追逐的目标,以机器人为主的智能产品开始成为新的热门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