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大年初一,海尔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客群”中有几位员工提出想为这次疫情备战做点什么。
此时,前线医疗物资告急的消息不断传出,由于COSMOPlat具备生产、加工、物流以及信息对接等全流程资源,几位员工提出,可以利用平台的资源和透明度,解决网络上需求信息掺假等问题,从而参与到医疗物资的调配工作中来。
COSMOPlat平台COO严鹏飞于2月10日告诉时代财经,该决定很快得到海尔高层的支持,并进一步调动了内部物流以及海外采购、财务资源。来自海尔之外的援助也让严鹏飞十分感动,“为了完成垫资,原本银行已经放假,但因为看到这个事情的价值,就派了员工为我们办理相关业务。”
1月29日,海尔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接到青岛市工信局的紧急求助,要将青岛百胜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当日生产的1200个口罩紧急发往山东省工信厅,由省工信厅统一将山东省口罩、护目镜等物资发往武汉。
这次经历让COSMOPlat团队感受到了平台构建的迫切性,也让团队明确了平台在这次疫情中的新定位——需求与供应精准、快速匹配的“战疫平台”。
从左至右分别为阿里巴巴、海尔集团、用友发布的防疫物资信息平台
就在海尔COSMOPlat临危受命的同时,企业云服务商用友也紧急上线了防疫物资紧急采购需求发布平台,为医护用户供应商和医疗机构之间建立供应服务平台,以科技手段解决疫区医护用品的供应和管理问题。
2月5日,用友远程开工,其在给员工的内部信中指出,“疫情下和疫情后各类企业和公共组织加速数智化转型发展,需要大量、便捷的智能化云服务。协同云、营销云、采购云、制造云、财务云、人力云等机会特别大,行业云服务可以更好地帮助行业企业创新发展。”
同日,时代财经获悉,阿里巴巴也开通“防疫直采全球寻源平台”,呼吁全球中小企业加入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行列。
通过该平台,全球商贸及生产企业上传的医疗物资供应信息,将与平台发布的需求信息进行匹配,最大限度寻找货源、扩大产能,再由阿里巴巴直接采购,将医用口罩等紧缺防疫用品,定点送往疫情防控一线。
2小时出配送方案,48小时上线10万产能
1月28日开建、1月30日上线,到2月6日一周时间内,海尔COSMOPlat的疫情医疗物资信息共享资源汇聚平台,已经连接了780家医院、500多家社区、企业等,发布口罩等医护物资需求2400万件。
理想的现代化管理系统不仅在于能够实时掌握各医院医疗消耗品库存、消耗量,病人增加量,中小企业医疗物资产能和原料需求……,还需要对需求快速响应,并实现对接。
2月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负责人马涛将医院对体温枪的需求提报到COSMOPlat平台。10小时后,他成功联系上能够提供体温枪设备的深圳市长坤科技有限公司,并得到1000个体温枪的医疗物资补充。
2月2日晚,马涛又在平台上追加了2万个体温枪。平台第一时间响应院方需求,完成了医院与深圳市长坤科技有限公司的迅速匹配,24小时内连续满足了同一用户的2笔订单。
由于春节期间物流运力不足,加之湖北多地交通管制,物资运送成为一大难题。在系统回访中,平台得知定向物流无法支撑武汉市内的运输。
为此,在需求医院协同出具证明函的同时,COSMOPlat供应链负责人陈伟牵头,兵分两路落实武汉市内的交通情况,一路联系当地配送志愿者,一路对接平台运力解决分送问题,2小时给出了配送解决方案,由武汉市内团队去城外接货,保障全程“零接触”,干线司机卸货至指定位置,市内车队二段运输。
供应不足也直接限制了医疗物资的补充能力。2月7日,在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下,一条日产量10万只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全自动生产线,在山西侯马经济开发区落地试产。
据严鹏飞介绍,由于平台利用企业智能制造关键性技术和数字供应链系统,提供了医疗口罩端到端全流程的方案,48小时就完成了核心产线设备和全流程生产资源的调配。
目前3000平米工厂已经投产,虽然很多问题还在磨合中,但已经有其他地方政府和企业看到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山西侯马建厂的案例,提出合作意向。接下来,COSMOPlat团队计划将侯马口罩生产模式,在其它地区复制、落地。
工业互联网按下加速键
从“工业维修下的蛋”到“吞噬一切的怪物”,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一共走过了8个年头。经历了工业服务软件、工业服务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工业大数据平台四个阶段,工业互联网平台依然处于一片蓝海中。
美国通用电气为了布局工业互联网,进行了几次百亿美元级别的资本运作,才完成了工业互联网的初始市场积累。另一家工业巨头,西门子拥有产业资源的同时,也是一家软件公司,这才顺利从工业服务物联网层面晋级到工业互联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