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共享的火热并不是空穴来风,据罗兰贝格预测,2018年汽车共享出行潜在市场容量有望达到1.8万亿元,占2015年全国GDP总量的2.7%左右。当前我国共享市场用户对共享汽车的需求量远远大于市场的实际供给,因而共享汽车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面对如此大的市场蛋糕,众多老牌汽车企业以及投资公司纷纷开始加紧布局,以期尽快抢占市场。车企方面,奔驰、宝马、奥迪、通用等跨国车企以及北汽、上汽、广汽、吉利等国内车企等都加大了对汽车共享的布局。资本方面,数据显示,自2017年至2018年初,有数亿资本开始进入该行业。平台方面,滴滴、神州租车等也纷纷开展分时租赁业务。共享单车的战争尚未结束,一场关于共享汽车的战争却又开始了。
好景不长,随着共享单车倒闭潮的出现,很多共享汽车平台也在步共享单车的后尘,纷纷出现了运营困难和倒闭的现象。先是麻瓜出行、AUTOLIB’、EZZY接连宣布停止服务,随后又传出共享汽车平台巴歌出行倒闭,用户押金难以退还,以及途歌开始撤出南京市场的消息。这一些列的动作是否预示着共享汽车的火热只是虚火一场,万亿级的市场红利是不是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
虽然汽车共享是近两年才开始火热起来,但是共享汽车的概念可是很早就有并开始实施了。1990年欧洲汽车共享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欧洲的共享汽车市场的诞生,随后这股共享之风开始之间刮向北美、日本等发达地区和国家,并在2010年左右进入中国市场。
共享汽车和共享单车一样,使用者需要实现下载APP并交纳一定数额的押金,这个押金以几百上千不等,按时计费,开车人对车辆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其实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当前的共享汽车还只是分时租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共享经济下的产物。
共享汽车的火热除了资本的推动,重要的是满足了市场市场需求。随着旅游经济的大热,短途旅行成了一家人的佳选择,对于没有经济实力买车的人来说,出去游玩很不方便,共享汽车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一市场缺口。
其次,共享汽车可以解决打车遇到的安全问题,前段时间乐清顺风车事件将网约车推上了风口浪尖,这也给共享汽车的发展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共享汽车的出现可以解决女孩夜晚出门的安全问题,这背后又是非常大的市场潜力。
后国家对这种新型的出行方式也给予了政策支持,在《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鼓励共享汽车分时租赁模式,提出要在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前提下,考虑分时租赁非集约化出行的特点,合理确定分时租赁在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定位。因此共享汽车的出现是有其政策和市场的支持,并非虚火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