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自动驾驶汽车蓬勃发展趋势,以及广阔市场前景,无论是各国政府还是资本巨鳄都加紧进行布局,以分得一块蛋糕。虽然自动驾驶汽车即将迎来初步商业化,但是其要想实现真正普及上路,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除了法律法规缺失、基础设施滞后、技术水平有限、网络安全隐患外,道德伦理难题也受到了高度关注。
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有可能会遇到一些道德上的艰难选择,自动驾驶汽车也一样。近些年来,自动驾驶汽车还未正式商用,就已经出现了多起相关的交通事故,严重的甚至出现了伤亡。未来,一旦自动驾驶汽车越来越多地上路,那么也就意味着发生交通意外的可能性会随之增加。届时,如果自动驾驶汽车面临道德选择,它该如何应对呢?
举例来说,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正在正常行驶,但是前方载着三个人的汽车突然急刹车,这时候自动驾驶汽车有两种选择,一是撞上去,但有可能造成本车及前车的乘员伤亡;二是快速转弯避过,但有可能撞上路边的行人或是旁边一辆满载的校车。很显然,这几乎是一道无解的选择题。
在上述设定下,无论作何选择,都会造成人员伤亡。对于人类来说,如果遭遇这种情况,大多数时候只能凭本身做出决定,但是对于自动驾驶汽车而言,其必须做出合适、合理的选择。可是,终的选择事实上也是违背道德伦理的。因为人人生而平等,选择挽救谁、牺牲谁都是不恰当的。
当然,如果是在人类和动物、人类和其他物体之间做出选择可能会更为简单。毕竟对于自动驾驶汽车而言,识别动物比识别人类的差别要容易得多,判定两者的价值也相对简单。不过,不管怎么说,这种道德陷阱是确切存在的,自动驾驶汽车必须做出决定。
自动驾驶汽车在承担司机角色的同时,自然也要承担司机的责任。在不可避免的事故中,自动驾驶系统需要自行应对道德选择。为了规范自动驾驶汽车的道德行为,大程度保护人类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业内企业、行业专家和监管部门都在考虑制定一套社会普遍接受的道德准则。
此前,研究人员曾进行了一项实验,设定了一个无法避免的自动驾驶汽车事故场景,让参与实验的人选择救谁。结果显示,很多回答都有偏向性,或选择人类而牺牲宠物、或选择年轻人而放弃老人,或选择多数人而牺牲少数人……此外,不同文化人群之间还有选择的差异,例如一些人会考虑社会地位等。
当然,要想在实际情况下做出这样的抉择还是不太容易。特别是对自动驾驶系统来说,如果要基于人类的性别、年龄、社会地位等因素来判断其生命价值,这在技术上是很大的挑战,至少短期内难以实现。
在制定道德伦理标准的问题上,德国成为者。2017年,德国政府发布了关于自动驾驶技术的首套道德伦理标准。该标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明确人类的安全必须始终优先于对动物或其他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