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诞生以来,汽车就成为了普罗大众喜闻乐见的交通工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但是道路规模却难以满足现实需求,致使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持续发酵,成为了各国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顽疾。为了缓解拥堵、降低交通安全风险,无人驾驶技术研发逐渐走上正轨。
近些年来,人工智能、车联网、5G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为无人驾驶技术升级提供了重要驱动力。在汽车产业智能化、网络化趋势日趋凸显的背景下,无人驾驶汽车成为了世界各国竞逐的科技产业新高地,各大科技巨头与汽车制造商等也纷纷强势入局,意图掌握更大话语权。
目前,无人驾驶汽车产业生态日渐完善,行业发展格局趋于稳定,科技公司、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地图服务商等不同领域的企业在行业分工上达成了初步共识,主要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成果频出,商业化形势愈发积极。
2017年以来,我国相继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规程(试行)》等重要政策文件,引导、规划无人驾驶产业化发展,促进无人驾驶汽车加快实现商用。在政策大力支撑下,我国多家自动驾驶企业正展现出蓬勃发展姿态,其中百度公司更是成为全球自动驾驶领域主要玩家,
人类对于无人驾驶的想象由来已久,只是从前大多都只限于科幻作品中的描述与展示。而现在,随着无人驾驶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无人驾驶汽车不再远不可及,正逐步走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一方面,无人驾驶汽车测试已经从封闭式测试为主,实现了封闭式+开放式的完善测试体系,中、美等国的开放测试道路里程都在持续增加,路测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也获得了积极进展,测试基地建设同样在快速推进。
另一方面,无人驾驶汽车基本实现了从L2级别到L4级别的成长,无人驾驶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与巩固,具备了一定的商业化条件。近两年来,无人驾驶汽车不仅加快展开试运营,而且还逐步推出了付费服务,距离正式商用越来越近。
当然,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无人驾驶技术、汽车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基础设施等。实质上,无人驾驶汽车要想实现全面商用,必须打通每一个环节,不然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